《跳柴歌》教案
发布时间:2014-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卞莉月

                                              《跳柴歌》教案

                                                                                     卞莉月

       教学内容:

1    唱:《跳柴歌》

 

2    听、动:欣赏、学跳黎族的竹竿舞

 

3    拓展:黎族的文化习俗

 

教学目标:

 

1    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用跳绳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2    通过学习跳竹竿舞,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和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3    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独立自信的唱好歌曲。

 

                     2、跳竹竿舞时,动作协调、合拍。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跳绳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情导入:

 

1、师:(教师跳绳进入课堂)

 

请两位同学跟老师一起按照黑板上节奏跳两遍XX  X0。再请在座的同学把手放到腿上跟着老师一起拍。

 

2、师:课外活动的时侯经常看到同学们在跳绳,老师今天叫你们另外的一种跟着音乐的跳法。(播放《跳柴歌》)

 

师:听音乐,跟老师一起来。

 

上来四个同学,拿着你们的绳子。手这样拿住绳子。按照黑板上的节奏表演一下吧!XX  X0  剩下的同学手拍腿,一起!

 

看老师怎么从绳子上跳过的!

 

二:学唱《跳柴歌》

 

1、师:这个游戏是老师看了黎族的竹竿舞想出来的。(介绍竹竿舞,是黎族著名的舞蹈,又叫跳柴舞)刚才播放的歌曲的名字叫做《跳柴歌》

 

同学们跟音乐开口默唱,想一想: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内容(熟悉歌词)?

 

2、(活动一)认真听老师唱谱,请同学们仔细听,其中哪些地方旋律是相同的?(一二句、三四句前两小节相同。)

 

3、跟着老师的琴声试着用lv唱一唱。同学看歌谱,你们有没有看到有好多圆滑线,像一座拱桥。我们把称为连音线。把两个音连起来。那你们知道这个“三”怎么唱的吗?跟着刚琴小声的唱一唱。注意前奏。

 

4接口唱。师:怎么才能表现黎族人民在跳柴时的愉悦心情呢?两个人对唱,你们说高不高兴呢?请同学们也用欢快跳跃的情绪来跟老师接龙唱一唱。有颜色的老师唱,你们唱没有颜色的部分。

 

5、强弱对比  师:歌曲中每一句歌词都表现出黎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颂,你觉得歌曲中什么地方轻轻唱更能表现出他们的快乐呢?(每一句句末两字。)

 

师:看黑板的记号,这是渐强,这是渐弱。

 

6、师:大家看看整个歌曲音的走向。高的向前,低的向后。

 

7,强弱,接口,旋律走向,结合,完整的演唱。

 

8师:同学都会唱了,能跳吗?我们来看看黎族人是怎么跳竹竿舞的。播放幻灯片。

 

谁愿意上来跟老师一起跳的。尽量逐个跳到。

 

三:拓展黎族文化。

 

师:《跳柴歌》是一首黎族的歌曲,海南民歌,黎族文化丰富多彩,我们去看一看吧!播放幻灯片。

 

四:小节

 

同学们,黎族文化丰富多彩,想知道更多,大家课后搜集吧!大家听着音乐,跳着竹竿舞走进教师吧!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