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春霞 ⼩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发布时间:2022-03-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姚春霞

⼩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

宋剑湖小学  姚春霞

创设的情境要贴近学⽣的⽣活,数学知识来源于⽣活,应⽤于⽣活,⽽⽣活本⾝是⼀个巨⼤的数学课堂。《数学课程标准》⼗分强调数学与现实⽣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熟悉的⽣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孩⼦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 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已有的⽣活经验出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强化学⽣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的学习过程,引导学⽣在情境中观察、 操作、交流,使学⽣感受数学与⽇常⽣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活中的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运⽤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如教学 四年级确定位置⼀课,离开⽣活来教学“位置”在⼩学阶段是不现实的。于是我创设班长介绍新同学的座位引⼊新课,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出⽤数对 表⽰位置的⽅法,最后通过地图、象棋等⽣活中常见的事例进⾏拓展与延伸。⾃始⾄终关注⽣活,充分体现了数学源于⽣活,⼜应⽤于⽣活的思 想。创设的情境要激活学⽣学习思维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在学⽣的认知发展⽔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学⽣主动 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定⽣活情境相联系。当学习内容和学⽣熟悉的⽣活情境越贴近,学⽣⾃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 所以,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活情境,让数学贴近⽣活,要尽量地去创设⼀些⽣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感悟到数学问题 的存在,引起⼀种学习的需要,激活学⽣的学习思维,从⽽使学⽣更积极主动地投⼊到学习、探索之中。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创设 了⼀个“如果你是主教练,你会安排哪位球员点球”的⽣活情境,进⽽引发学⽣讨论:从“谁进球最多”到“失球数谁最多”,再到“进球的可能性⾼”导⼊ 百分数意义的学习。教者通过⽣活情境的创设,不断唤醒学⽣已有的⽣活经验,拉近数学与⽣活的距离,从⽽进⼀步激活学⽣的学习思维,研究、 分析、解决⽣活中的问题,使枯燥呆板的数学学习变得鲜活⽣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