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校英语教研工作将在市教科院、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下,立足于英语课程的实施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围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以课外阅读课题为抓手,继续探寻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进一步引领教师学习英语课程理论,不断锤炼语言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语用能力和思维品质,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为其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
(一)教学研究:着力推进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型范式研究
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确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文化意识)的教育思想,并在教学中扎实落实;引导教师领会教材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科学分析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要求,关注对学生语用能力和积极情感的培养,拓宽视野,明确英语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
2.各教研组成员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和专业的学习,努力提高课程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积极申报区、市以及省级课题,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研讨,共同成长。
3.继续加强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努力形成中、高段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结构,三四年级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五六年级更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与语言思维的培养,各年级尤其要重视学生英语听力的培养。本学期将继续参加区、市小学三年级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
(二)课程建设:努力建设课外阅读校本课程体系
1.在精心落实常规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开展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活动,为有特色和有成效的教学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促使英语教师能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拓宽英语学习的途径。
2.继续以中国外语阅读研究院及常州市“课程视野下的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为抓手,持续推进小学英语课内外阅读研究和课程建设,鼓励更多的学校开展课外阅读课程体系和课程基地的建设,采用更为科学和多元的手段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培养,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全人发展打下更为厚实的基础。
3.积极参加省、市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省、市教研室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并加以梳理与整合,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三)教师发展: 继续关注校本教研质量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的打造
1.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本着新课标理念,基于本校学生实际,确立本学科研修主题,建立规范的教研组研修制度,遵循科学的研修路径,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本校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继续开展优秀教师的培养工程。以教研课题为抓手,通过专题项目引领的团队研修新方式,继续以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展开个性化研究和思考,并通过阶段研修展示活动,搭建平台,将团队研究成果进行集体以及区域层面的共享和探讨。
3.充分发挥校骨干教师和校外名师的作用,组织不同主题和不同形式的研讨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加强有经验成员和新的青年教师间的互动,以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的内在需求,为更多教师提供锻炼、学习的平台。本学期将参加区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
(四)课程评价:继续推进英语课程评价的全面实施
1.本学期将继续参加区三年级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及三年级Phonics教学研讨活动,同时达到规范入门教学,推广教学经验,使教师明晰其目标要求,探索积极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三年级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2.引导教师对教辅用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使用。本学期市教科院也将继续开展全市各校教辅使用的调查和收集,关注教辅内容的科学性和时代性、教辅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避免滥用和误用。要以省教研下发试卷、市学业监测试卷以及区毕业考试试卷为参照,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英语课程目标要求。
3.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听说读写全面评价。本学期要继续加强对各年级的听说考查,强调必须把听说考查纳入各年级学生的学科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中。
三、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师期初培训 (时间:2018年9月1日下午12:50;地点:钟楼实验小学);
2.参加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评比(9月10日前区级评审);
3.开展第一次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
4.举行校英语基本功比赛;
5.四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展示;
6.课题组常规活动。
十月份:
1.参加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笔试、评课);
2.主题沙龙;
3.六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展示;
4.课题组常规活动。
十一月份:
1. 参加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粉笔字、英语演讲);
2. 举行校三年级学生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
3.三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展示;
4.准备课题组结题。
十二月份:
1.参加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教学设计、课件制作);
2.参加区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整班朗读暨口语交际比赛;
3.五年级老师集体备课和教研课展示。
一月份:
1.制定各年级英语复习计划;
2.期末考试,做好批卷,试卷分析,成绩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