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音乐的氛围 体会音乐的快乐
发布时间:2018-11-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唐娟娟

 音乐课是一门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综合性育人功能的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是不稳定、不持久的,他们注意的集中时间常受个性、兴趣、智力水平的影响。而小学低段音乐教材无论是部编还是省编,都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且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学生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使孩子们更好的感受音乐的氛围,体会音乐的快乐呢?

“让孩子自己去做”应该成为音乐教育极为重要的一条原则。让孩子在亲自参加的动作,聆听、语言、表演、奏乐、创造等大量的活动中,直接去感受音乐,把他们的音乐潜能充分地发掘出来,并逐步引导向更高级的程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爱护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是基础教育者的首要任务。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尤其是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一、开头新颖,引学生投入音乐氛围。

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乐课视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

二、注重衔接,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

在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很会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学生,可见,教师在课中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并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各课时、各环节,都很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小学阶段,除了唱游,讨论、歌表演之外,还安排了“听听我创造的声音”、“用声音编织的故事”、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音乐探宝、模仿填词、我的“音乐网页”等。在中学阶段安排了配乐诗朗诵。记录歌词、学习竖笛、画旋律线、思考讨论、歌乐配舞、写诗配音乐、参与音乐擂台竞赛、自己组织新年音乐会等。让中小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锻炼实践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结尾精彩,使学生加强音乐的创造。

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音乐课也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毕彩乐段”,此时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可以在生动的故事中结尾,可以在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中结尾,也可以在请演唱水平高的学生演唱或全班学生不拘形式的演唱,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歌边舞中结尾。 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小说连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乐课的到来。

强调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并不意味着其他环节可以忽略。音乐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它们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只有每个“部件”运转正常,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