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姚春霞
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的主要任务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和交流过程,让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在本次小组公开课中我收获了很多经验。如在认识单位“1”时:学生能先将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这样为认识单位“1”,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概念还是抽象的。他们形成数学概念,一般都要求有相应的感性经验为基础,从许多有一定联系的材料中,通过自己操作、思维活动逐步建立起事物一般的表象,从而分出事物的主要的本质特征。对于我这一节课,我主要从自我评价、问题反思、改进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在整节课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及实践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实际教学效果基本达到备课时的设想。实际教学基本按照原计划进行。
在教学单位“1”的含义,围绕学习单环节上浪费时间过多,教学时间过长,例如讨论问题:这里的1和我们以前学过的“1”有什么不同?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时间的安排上不合理、松散,以至于出现前松后紧现象;
2.个别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我还是心有余悸地展开讨论,占用较多时间;
3.教师放手的还不够,在学生进行汇报时,语言表达不是很恰当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补充的较多;
4.对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指导的不够到位;
5.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
本节课改进措施:
1.教师要相信学生,该放手时要放手,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要再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强调,把宝贵的教学时间放在教学的重点;
2.数学课堂上要尽可能精讲多练;
3.教师要丰富自己激励性语言,对于学生好的表现要通过多样的形式去肯定学生,鼓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