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最后一次送培活动格外热闹,也许在这样的氛围里每个人都很不舍。确实,七次的送培活动,我学到了很多。课堂的设计,学生的情况,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实际突发情况,都让我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次丁教导的讲座中,对其“Think Aloud”的阅读很有兴趣。阅读也是现在每个孩子很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正确使用阅读策略,都很重要。
“Think Aloud”在国外十分流行,在给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美国老师最关注两点,流利度(Fluency)和理解力(Comprehension)。即学生是不是能流利阅读,这考察了他的拼读能力;学生是不是读懂的故事说什么,这检测他的理解能力。理解力考查的是孩子对书中信息的思考和整合的能力,也是我们现在十分关注的,所以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训练孩子的阅读思考和理解能力。
从字面上看,“Think Aloud”的是把思维大声说出来的方法。在阅读中,老师或家长在重要的地方停下来,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此时的思考过程,帮孩子建立“阅读思考意识”的过程。
阅读的最终目标是理解,有些孩子虽然很喜欢读书,但最后读完故事说了什么,他们支支吾吾,并没有理解故事的主旨。理解能力强的读者,往往能够用背景知识来理解故事;能在阅读中做预测;会停下来反复思考;能理清故事的结构;更好的灵活运用自己的阅读策略。
这就决定了家长或教师在指导时,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思考过程,帮助孩子理解。在阅读前要让孩子明白阅读目的,带着目标去阅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启发思考。阅读中多提问,一边阅读一边对情节内容发问,这种示范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用学生易理解的语言,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积极思考。最后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反馈自己最后的阅读效果,让学生再次回顾是检测自己是不是读懂了。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亲自与孩子一起用表演的方式来呈现对阅读的反馈,这种亲眼看到别人如何读,如何思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希望自己在以后的阅读中有更多的体会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