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8-12-27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毛敏利

五年级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圆的特征,难点是感受并发现圆的特征。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 

一、     复习引入,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先由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入手,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圆是与之前学习过的图形一样的平面图形,另一方面为后面比较圆形与之前学习过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异同点做好铺垫。再出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和图形,让学生充分感知圆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引导学生比较圆形与长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区别,感知圆形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二、     动手操作,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 

要解决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本节课在教学圆的画法时,安排了让学生利用身边工具动手画圆,并且先从沿着圆形物体的边缘画圆—利用图钉和绳子画圆—最后用标准的画圆工具(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从一个简单的小故事设计,将枯燥的认识圆心、半径、直径的学习过程,变得极为有趣。在理解圆的特征时,让学生折一折、化一化、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参与讨论。  

三、     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程的每一步设计,都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体,所以才设计了一些小故事和生活中美丽的圆形,让学生愿意去认识和挖掘圆的知识,最后还设置了有趣的课后思考题,用于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遗憾的是本节课的设计没有上完,换句话说就是准备了好的木头,却没有好的木匠去打磨和加工。时间主要是浪费在用图钉和绳子画圆,以及用圆规画圆,实验小学的郭校长又再一次为我指出了一些“一针见血”的问题,并且为我的课提出的宝贵的意见。  

今后,我的努力方向,我想是更多的去锻炼自己的上课节奏感,不要再拖拖拉拉的上课,而是快速高效地将新课上完,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