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教学起点。?圆是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这节课要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以及直径半径等的概念,所以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本节课教师没有绑住孩子的手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
听了毛老师上的《圆的认识》一课,感受颇深。我觉得有很多地方,我应该向毛老师学习。有以下几点:
一、 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
数学是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在生活中,我们处处能找到数学的影子。学生对于新知的认知基础来源于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数学经验。本节课,毛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的概念和特征的时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明晰圆的表象。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在光盘、钟、橙子等物体上找圆,再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也有圆,因为此时大家对圆的概念不是特别清晰,这时有一个学生说他的橡皮(球)是圆的。然后毛老师让大家讨论交流,最终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一致认为圆是一个平面图形,所以橡皮不是圆。这里毛老师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学生头脑中关于圆的表象由模糊转变为清晰。
二、 直观教学相得益彰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时时注意让学生通过直观去体验,去感悟。我觉得毛老师这点做得比较成功。比如,教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关系”这样的特征,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就采用电子白板加以直观的演示,从而非常直观地凸显了这一知识点,相信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特征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也不再一一列举。整节课,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