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学习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通过听课,可以看出陈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件制作的比较精致,给学生准备了信封,里面有两个长方形,多个印好又剪下来的小正方形。总之,陈老师的课让我回味无穷:
一、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本节课上,陈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首先结合学生自己找的身边的具体实例,通过摸一摸书桌面的动作,找一找身边还有什么有面积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其次通过找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感受面积并认识到平面图形也有面积,又出示开口图形,学生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以完整的认识面积的含义。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设计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陈老师根据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各种梯度的习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面积之后,既巩固了面积的概念,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追问学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来,在摆铺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三个练习让学生估测图形的面积应该是有多少个小方格,其实是在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理解面积是二维的,通过课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块填充整个图形,进一步丰富了面积的概念。
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本节课上,无论是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还是让学生用不同的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陈老师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拼摆等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加深学生对建立统一测量单位重要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