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认识分数》一课
对于《认识几分之一》这个课题,相信各位老师都很熟悉。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用多种形式,培养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学生自始至终置身于教师为其创设的发现和讨论的情境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探讨、质疑、创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思考、交流、倾听、发现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纵观本课,我觉得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其特色,就是趣、实、活,具体体现在
一、趣
1、从生活情境中导入新课,感到有趣!
分数起源于分,是人们在处理“分物品”的长期经验中形成的,本节课,教师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创设了十分贴进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分桃,从分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感悟:怎么分?平均分。学生的学习完全是从生活经验中得来,怎能不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了积极的探究情感呢?
2、教学活动以操作探究为主,学得有趣!
本节课,老师很好地诠释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全新的理念。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探究环节,在不知不觉中理解并掌握分数。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仅让学生用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从而达到有效的数学学习的目的。
二、实
深挖教材,步步深入,体现数学的本质属性。整个探究过程中对比练习是一个的亮点,使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步步深入,层层递进,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完成几分之一概念的建构。
三、活
1、把生活引入课堂,让学生“活学活用”
学生一旦走进生活,就容易将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容易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研究生活,用数学的方法解决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体验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乐趣。
2、活用教材,体现数学课的“人文性”。
以上是我阐述的本堂课的优点。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
我个人认为有一少部分学生虽然能直观体悟什么是分数,但是真正说的时候,仍有不少错误,所以我觉得在对比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多说,甚至试着去小结。同桌说、互相说、指名说等等,进一步使全体学生巩固对分数含义的认识。
总之,本节课课堂时间分配合理,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宗旨着眼,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加工成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体悟和创造的活动。四十分钟时间一晃而过,给人留下“课虽完,意未尽”之感,是一节趣、实、活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