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上课执教了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In the kitchen。一开始在研究文本内容时,感觉有点难。对话式的文本,切入点可以多样,但又不知道从哪个点入手,所以我选择了语音语调作为主线。之后再次研究后又发现内容其实很简单,但要如何丰富文本又成了一个问题。还有就是导入的问题,如何让导入新颖而又顺畅,是华丽一点还是简单一点?
在教研活动中,徐老师的指点给了我很大启发。首先,肯定了把语音语调作为主线,剖析得很细腻。因为在学生能把语音语调朗读正确地同时,恰恰也是推动了学生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关注到了学生学的程度,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其次,对于导入还是简单直接一点。把上一课的Mike作为导入,不仅充分利用了书本的作用,也把两个单元的同一个主题联系在一起。但是在文本的解读方面,比较单薄,使文本的处理显得很单向性。本文本身难度不大,但如何丰富文本,让学生更好更多元地表达,也非常重要。学生的输出形式单一,输出能力得不到提高。可以抓住本科课文核心句型,多元化地转化:陈述转疑问,疑问转陈述,一般疑问转特殊疑问,以及人称之间的切换。同时也要立足于整个单元,进行单元的整体感知。
不追求多么华丽,有时候简单一点也能够让整个教学更加清新自然,让学生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