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9-11-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秋莲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宋剑湖小学   戈彩萍

     今天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这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

     首先我用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顺势板书天无边无际”“天只不过井口那么大谁对谁错,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让学生弄懂一百多里有多远?让学生朗读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下来找点水喝让学生说话,说说小鸟也许飞过哪里。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回答的十分精彩,小鸟也许飞过高高的山,大大的城市等等。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很的语气。三是重点让学生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想象天有多大,在让学生说说无边无际的()。通过课件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

     然后是对寓意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在井底的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纵观整节课,我认为在指导朗读方面时间不够。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上有待改进,由于在课前没有精心设计语言,导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琐碎,看上去自己有点忙乱,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今后课堂引导要讲求技巧,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把学到的词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语文发挥其工具性作用。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