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活动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秋莲

千课万人活动观后感

20191122日至1124日,我有幸来到美丽的天堂杭州参加了在杭州黄龙体育馆举行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一二三年级统编教材”课堂与教学高峰论坛。这是“万人磨一课,千课磨万人”的盛会!活动中专家云集,名师荟萃,一位位大师的精彩讲座,一场场示范课的精彩演绎,如同冬日的暖阳温暖着大家。我通过认真聆听专家的报告和名师的示范课,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此次杭州听课之行的心得和体会。

给我印象最深的非属同课异构的《敕勒歌》了。

“汉字寻之有根,握之尤温”杨穆老师在教二年级《敕勒歌》时把这节课定位于识字写字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低段语文教学的一项基础工程。因而,识字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每一课孩子需要认识十几个汉字,对于枯燥的识字,学生情绪消极被动。如何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实现乐学想学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将重复的认读转化为快乐的识记,将不爱做的作业变得可爱起来,这是我一直关注的焦点,也是我的困惑。 有幸听到杨穆老师的字理识字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让孩子了解汉字造字的源头、道理和根据,十分清晰明了;还能使学生在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的熏陶,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杨老师阳光大气,声音铿锵有力,指令清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当我依然回味着杨穆老师那用字理来识字懂字,理解字的课堂时,孙双金老师执教《敕勒歌》则为我打开了另一片天地。孙老师用腾格尔演唱《敕勒歌》开场,将学生带到了茫茫的大草原,引领学生多种形式地开展诵读活动,读出诗歌的韵味。随后,孙老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展开想象,着重理解敕勒、阴山、穹庐等词语,孩子对诗歌的内容迎刃而解。最后,模仿这首诗歌,一首《杭州歌》被孩子们自己创作出来。整堂课,孙老师完全充当了引导者、组织者、点拨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诵读、想象、交流,学生的“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孩子的一句“我不想下课”,正是全体听课学生的心声与老师的感受。古诗文原来还可以这样教。

千课万人的课堂,思想的碰撞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专家、学者展示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堂,前卫的理念、独特的创意、锐利的思想和艺术的审美,加上各有特色的风格,对我们每位参与的老师而言无疑是一道历久弥新的精神大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