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新街小学低年级教研组教研活动小结
2013.2.28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打造有效课堂,我校组织了 “对比《课程标准》,构建有效课堂”的主题沙龙活动。活动过程中,我们低年级教师首先解读了新旧《课程标准》,包括1、对新旧课程标准的比较。2、新课标的重点解读。3、新课标实施的几个要求。接着,大家就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识字写字,以及学习习惯培养等问题交换了自己的感悟和心得。
通过本次沙龙活动,教师们也进一步了解到新课标的变化还是挺大了,更加突出语文的特性(性质、目的、地位),明确了语文教改的方向,还注重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特别强调语文教育传统与现代技术、当下生活需要的结合。实施建议部分对应前面提出的目标和内容,增加具体建议,更加细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降低了写字要求
旧课标要求中小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认识3500个汉字,一二年级学生写字要求为800—1000字,三四年级学生会写2000个汉字,。而在“新课标”中,对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字要求维持不变,但对小学生的写字要求则大为降低。其中,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写字要求降至800字,三四年级学生写字要求降至1600字。
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基本上学生每课书要认识12~15个汉字。大识记量的语文学习,让很多刚入学的孩子吃不消,容易对学习失去自信心。由此可见此次调整的识字写字要求更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
二、旗帜鲜明地强调写字
在课标实施建议中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部分由这样一段话引起我的注意: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由此可见新课标凸出了写字教学,强调从1-6年级每天语文课都要有10分钟写字。
三、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背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特别是对一些经典古诗词的读背,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帮助很大。”针对这一点,新课标对旧课标做了修改:1~6年级的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由原来的70片增加到75篇。我国悠久的文化知识多数蕴含在这些古诗文经典中,背下这些优秀篇章,能够扩大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四、新课标也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
新课标注重乐于写作和自信,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高年级仅仅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只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和“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这些都比过去低得多了,还删去旧课标中高年级“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更有利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乐于自由表达真情实感,扎扎实实打好作文的基础。
五、增加了教科书编者
在阅读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明确地在“对话”的维度中增加了“教科书编者”这一视角,就是确立和凸显“编者”的地位和作用。“教科书编者”不是可有可无的,他在客观上起到一个先导的作用。我们的教材是选自名家名篇,但是编者还要从教科书编纂的目的、原则和策略上考虑,对教材进行精心的修饰和编改。增加了“教科书编者”,既肯定了教科书编者在语文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拓展阅读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教科书编者为什么呈现这样一篇课文(文本),而不是呈现另外的阅读材料?显然,这样的思考对于促进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逼近阅读教学的本真是大有裨益的。
针对新课标的变化,我们低年级老师也思考了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更有效地进行。
一、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让学生主动识字,记得牢,写得好
既然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体现、落实这一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除了要在量上完成,还要在质上达标。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教材的安排和要求,指导学生对要求认识的汉字进行整体识记并做到及时复习巩固
对于修订版课标要求学生认识的汉字,教师一般不要主动分析字形,而要鼓励学生抓住生字的特点,用自己想出的办法自主识记。比如“弟”字,有的学生这样识记:头戴兔儿帽,身穿弓字衣,身子站得直,脚往左边踢。鼓励学生自主记字,既能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又能取得较好的识记效果。
识字教学要重视和加强复习巩固的工作。小学生识得快,忘得也快。教师要趁热打铁,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巩固识字。在语言环境中复习巩固识字,效果更好。有经验的教师,时常把学生刚刚认识的生字编成谜语、儿歌、顺口溜或一段有趣味的话,让学生读、记。这是很好、很有效的巩固识字的方法。
2.写字教学要遵循汉字书写的规律
由易到难、由独体到合体、由简单到复杂,认认真真地指导学生练写。独体字的笔画、笔顺,主笔的占位与运笔;合体字的间架结构,笔画、部件之间的相离、相接、相交,是指导的重点。此外,认真的写字态度,正确的写字姿势,良好的写字习惯,要不断强调,直到习惯成自然。
二、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地朗读课文
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是正确地读,不是读出感情。正确地读有很多指标。如,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包括生字的字音,多音字、轻声字、儿化字、变调字的字音,不读地方音;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更难做到的是,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无论哪个版本的低年级语文课文,都有一些长句子。成人凭语感就能断句,但低年级学生难以做到,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低年级朗读训练的重点要下移,由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调整为训练学生正确地读,散文读出句中词语间的停顿,韵文读出节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初步的语感。教师进行范读,是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采取一听读、二试读、三评议的方法,培养学生在朗读中正确断句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读图、读书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在儿童阅读的初期,教师和家长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阅读,应从读图开始。儿童看到图画能够想象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话表达所见所想,进而阅读绘本、读书看报。指导小学生阅读图画是初步的阅读训练。低年级的语文教科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画。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重要的阅读内容。低年级阅读教学,既要训练学生读图画,想情境,再把画面转换成文字;又要训练学生读文字,想画面,把文字转换成生动的图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图文转换的能力。此外,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阅读兴趣,推进儿童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开展儿童阅读是语文教师分内的职责。不仅使所教的学生取得好成绩,而且使他们养成爱读书的习惯,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称职的教师。
四、让学生会听、爱读、敢问,乐于与别人交流
听、说是语文学习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成人的学习活动中,听的活动占45%,说的活动占30%,读的活动占16%,写的活动占9%。这表明,听、说在学习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教师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五、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低年级学生会写一定数量的字词后,教师就可以鼓励他们写句子、写话。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图画代替,可以查字典,也可以问别人。汉语拼音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用拼音代替。关键是学生要乐于写、敢于写、经常写。教师可以从“每日一句”抓起,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也可以用“画配话”的形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感受、想象。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只要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他们就会用童言童语,源源不断地写出童真、童心、童情、童趣。
通过此次沙龙活动,我们收益颇多,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我们的语文课堂会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