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识字教学研究》的学习反思
宋剑湖小学 陈婷
在语言教学中,识字教学是基础,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教学在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位置及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的识字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虽然新课标教材识字部分编排特点鲜明,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量与以往相比又大大增加,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如学生识字量大、识字层次不一、识字环境不一,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乏味等。
但同时,如果一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所以,如何领会课标理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最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首先,识字教学应以课堂识字为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课前我要认真地进行备课,仔细研究每一节课学生要认识的生字的特点,探究适合学生掌握的识字方法。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互相请教;找一名学生读课文,看大家能通过别人的朗读听会多少字音。在学生自己初步学习生字的基础上,出示本课生字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佳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学生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以旧带新”、“形近字对比”、“基本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增减笔画”……最后,我们再用学生喜欢的一些识字游戏反复认读生字,不断强化字音字形。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记住了这些生字。
其次,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的字如果不随时记录下来,是很容易忘记的。为此,可以要求学生做到:随时学、随时记、经常讲读。班内建立识字小黑板。学生把每天学到的字选择一个写在黑板上。利用大阅读时间,让学生交流所学到的字。
当然,我们还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识字。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契机,大力宣传识字教学目标,动员家长密切配合,在家庭中创设识字氛围,帮助学生尽可能多识字。比如说和孩子一起给家中的物品、摆设做标志牌,在指导认识生字后,和孩子一起做“找朋友”游戏,把认识事物与识字相结合。孩子们阅读儿童读物,看电视、玩电脑时,家长可因势利导,有意识地让孩子读一段,不认识的字及时记下并给予热情指导和帮助,把识字和阅读紧密结合,这样也可以学到许多汉字;家里买回了物品,如食盐、白糖、水果、小食品等,可以随机让孩子识字,猜一猜,认一认,夸一夸;也可以在家具、家用电器等旁边贴上对应的名称,让家庭变成识字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