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读、书写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教学流程
板块一:谈体验
1. 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试着回去闭上眼睛做一些事的时候,你都遇到哪些困难?那时你心里又有什么感受呢?(着急、难受、紧张、害怕……)
2. 小朋友才闭上了眼睛一会儿,就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那要是一个人她的眼睛看不到光明,永远生活在黑暗中,那她会怎样呢?(孤单、寂寞、难受……)成天面对着黑暗,会觉得孤单、寂寞、难受……
板块二:留悬念
1. 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童诗,讲的就是一位见不到光明的婆婆的故事。(PPT出示:盲婆婆)认识的大声读出来。
2. “盲”这个字,你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是什么意思吗?“盲”是个上下结构的字。下面的目表示眼睛,眼睛“亡”,也就是说眼睛看不见了。我们把这样的人就称为“盲人”。
3. “婆”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个生字,(PPT出示拼音)两个字在一块时,后面一个要读轻声,跟老师一起读。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它呢?对了,婆婆是女的,这样的字还有很多。比如:妈妈的妈、姐姐的姐、妹妹的妹妹、姑娘等(PPT出示同步出示这些字。)观察一下,婆下面的“女”和其他几个字写法一样吗?(PPT演示,突显出“女”),伸出手,跟老师一起书空,注意,下面的女要摆得稳,关键就是要写好这个长横。
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学生书空,重点提示长横的写法以及生字笔顺。
4.这位盲婆婆,她看不见早晨初升的太阳,看不见窗外绿油油的小草,看不见蓝蓝的天空,也看不见……她是多么地孤独、寂寞呀!可今天,(PPT出示图一:盲婆婆开心地笑着)瞧,她心情怎么样呢?注意她的表情和神态。
5. 一直孤单寂寞的盲婆婆为什么这么开心呢?让我们从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PPT出示:5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齐读课题。
6. 听师范读课文,回答问题。
板块三:读课文
1. 多吸引人的故事呀,迫不及待想读了吧。看清要求:
(PPT出示)自读要求:
圈出生字,借助拼音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轻轻打开书,开始读吧。
2. 交流,检查。生字词。(PPT出示)
邻居 绿色 替 您 领 童年 难忘 喜滋滋
(1)老师要来检查你们的阅读情况了,敢挑战吗?哪位小朋友先来读,其他人可要认真听哦。
(2)有哪些读音需要提醒大家吗?
(3)(PPT点击“邻”“领”变成黄色)
这两个字字形很相似,但读音却有区别(PPT出示这两个字的读音)“邻”是前鼻音,而“领”是后鼻音。声母都是小棒“l”,跟老师读两遍。
(PPT点击“您”变成黄色,随后出示拼音。)
这个声母是门洞“n”,韵母也是前鼻音,来,再跟老师读。
(PPT点击“绿”变成黄色,随后出示拼音。)绿的声母是小棒“l”,注意自己的口型。
(4)下面,小朋友就把读得不熟练的多读几遍,看谁记得牢,读得准。
现场提示:读一读。
现场老师可以以多种方式指导读正确。如:开火车读、小组读、同桌互读、小老师领读、齐读等。
(5)读了这么多遍,应该知道每个词的意思了吧,再读词语。重点读好“喜滋滋”。(PPT点击“喜滋滋”变成黄色)加上表情读这个词,定会更棒。跟我读。
3. 读通课文。
(1)这么难的生字都读会了,那课文也应该难不倒你们吧,老师请四个小朋友来试一试,一人读一个小节。其他小朋友可要注意认真倾听哦!
(2)指名四人分段读,其他人注意倾听。
(3)读诗,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一起来跟老师读读,注意把准诗的节奏。
现场提示:读一读。
板块四:重感悟
过渡: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老师问几个问题,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PPT出示)
(1) 是谁送盲婆婆蝈蝈呢?(出示小男孩图片)
(2) 又是怎么送的呢?(出示喜滋滋)
(3) 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蝈蝈真的能给盲婆婆带来快乐吗?
相信读完诗歌后小朋友就会明白了。
(一)学习第一小节,感受送蝈蝈的快乐:
1. PPT出示完整的图一
师述:看图,说说小男孩送出蝈蝈时,他的心情怎么呢?
2. 看书上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来描述这幅场景的呢?自由地去读读这一自段。
3. 指读。
交流:小男孩带来的是一只什么样的蝈蝈呢?(绿色、会唱歌、可爱……)
(PPT出示蝈蝈图片,点击蝈蝈叫)
蝈蝈披着一身翠绿的外衣,非常可爱,还会唱歌呢,多有趣呀!
4.这么可爱的蝈蝈你们舍得送人吗?说说你的理由。
5.可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把它送给了邻居家的盲婆婆,他愿意吗?从哪儿读出来。PPT出示第一小节。
(PPT点:“乐呵呵”“喜滋滋”变黄)来,带着笑容读一读,像这样的表示开心的词还有吗?
就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读这些词语吧。
(PPT出示:笑眯眯 笑哈哈 笑嘻嘻 喜洋洋 乐呵呵)
6.送出蝈蝈时,小男孩看到婆婆满脸的笑容,自己也快乐起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快乐地读读第一小节,读出他们的快乐。
(二)学习第2-4小节,潜心会文
小朋友高兴地把会唱歌的蝈蝈送给了盲婆婆,还有满肚子的话要对婆婆说呢,瞧他都说了什么了?自由地去读一读2、3、4小节。
请位小朋友来读一读。
1. 让我们读一读书上的话。PPT出示第二小节(自由读、指名读)
2. 这一个“您”,( PPT点“您”变黄)表示非常尊敬。谁再来试试?
3. 听了他们的朗读,知道小朋友为什么要送蝈蝈给盲婆婆吗?平时,小朋友不上学时,他都会为盲婆婆做些什么?
4. 他会做许多事来解除盲婆婆心中的寂寞。在上学的时候,他也时刻惦记着盲婆婆。他知道蝈蝈能帮婆婆消除寂寞,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第3小节
1.蝈蝈唱着歌,盲婆婆听着听着,她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教师配乐读。(PPT文字配图:第三小节、婆婆遥想图)
2.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最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
3.盲婆婆也想起了许多美好的事情。她小时候都会有哪些欢乐呢?
4.读到这儿,有什么疑问吗?
师述:盲婆婆看不见东西,可诗中为什么说“看见小溪流淌的清波”呢?
(PPT点黄“看见”)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多读几遍,相信你就能解决问题了?
现在相信自己能读好的举手,会背的呢?谁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结:(PPT放大配图)盲婆婆提着红领巾送来的蝈蝈,听到那“咯咯,咯咯”的叫声,她开心极了,就仿佛来到了广阔的田野,看到了清清的溪水在流淌……
5.听着蝈蝈动听的歌声,婆婆还会来到哪些地方呢?想一想,能试着填填吗?
( PPT出示:歌声会_________,__________。)
6.婆婆心中不再寂寞,孤独。因为蝈蝈的歌带她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读一读。
第4小节。
1.我们多么希望盲婆婆享受欢乐的生活。可是她的眼睛是看不到光明的,让我们也来做一只蝈蝈,给她带去欢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PPT出示
2.这里有六个点,(PPT点:省略号变黄)老师不明白,谁知道?
3.这“咯咯”是什么呢?盛满的是我对婆婆的关心。
4.师范读。
5.指导背诵
全文小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是呀,只要我们奉献出一点爱,快乐的人将会更多,世界将更加美好。
3、全文诵读,背诵。
板块五:学写字
重点指导童、绿、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