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与青草(第一课时)
发布时间:2016-12-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教研组长

小河与青草(第一课时)

                           宋剑湖小学  章志英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

2、复习巩固汉语音,学习17个生字,书写“河”、“青”、“草”三个生字。

3、学习第一自然段,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17个生字,在四字格中正确、美观地书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课文

1、引导看图,谈话导入

(1) 小朋友,老师先请你欣赏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多媒体出示图片)你们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板书:小河   青草)

对了,绿绿的小草就叫青草。“青”这个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后鼻音)指名读。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中有“青”字?(青色、青山、年青、青年、青蛙、青岛、青海)

你们听过小河流淌的声音吗?想不想现在再来听听?(播放水声)你听到了什么?是水在流动,所以小河的河是——三点水。你来读读看呢?(学生读词语  小河)(教师评价)

(2)揭示课题

清清的小河,碧绿的小草,多么可爱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课《小河与青草》。(板书“与”)

教学“与”:这个字的音节(yǔ)是什么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在这里,“与”可以换成什么字?(和、跟)

3)谁愿意把课题美美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题、评议 齐读课题

青青的小草长在弯弯的小河边,他们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多媒体课件。小朋友们觉得美不美啊?那你能不能和这位阿姨一样大声地、美美地读读课文呢?

2、自由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自己大声地把课文读一遍,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加字。

读完了吗?再请小朋友们轻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生字,用“△”画出两条绿线内的字,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3、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多媒体出示  加拼音)

  弯弯的      青青的        紧 紧     碧绿碧绿

看 到    感 谢        住  喜 爱

充        浑 浊      水 分     干 枯   

①请小朋友们同桌之间相互大声地读一读。 你们会读了吗?我们来开开小火车,比比哪一组火车开得又快又稳?(开火车读词语,随机正音。)

②齐读词语

(2)检查课文朗读

①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我请六位同学分自然段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听,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③引导评价(准确、流利、声音响亮、轻声读准)

(三)、精读训练,读中感悟

 学习第一自然段

1、(多媒体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们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河和小草是什么样的?(青青的,绿绿的,碧绿碧绿的,绿油油的;弯弯的、蓝蓝的、清澈见底)(板书:弯    青)

2、同学们说得真好,(出示文字第一自然段)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读,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3、(突出“满”字?)你为什么这么读呢?再请学生读,突出“满”。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背一背第一自然段

(1)聪明的小朋友已经把这句话记住了,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看着图来背背看呢!(多媒体出示图片)

6、小河为什么会这么清,小草为什么会这么绿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听到小朋友们把课文背得这么好听,字宝宝也赶紧跑来啦!大家看,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生字,学生读)

1、河:

1)、出示生字“河”

2)、认读生字并扩词

3)、你能用什么号办法记住这个字?

4)、教师指导书写

5)、学生在习字册上书写“河”。

2、青

1)小朋友们看,谁又来了?(出示汉字“青”)学生读,读准后鼻音。

2)你会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

3)你知道在田字格里书写要注意什么?

4)学生说教师写。

3、草

1)读音,平舌音。

2)认识这个部首吗?叫做草字头。小朋友把手拿出来,一起跟老师写写草字头。(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先写草字头,再写早)

3)这样上面一部分,下面一部分的字就叫做上下结构。

4、练习书写

  (1)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13     小河 青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