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5》教学反思
宋剑湖小学 章志英
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的识字教学分两个途径: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二是集中识字。集中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转转盘识字,有看图会意识字,有韵文识字,即“词串”识字。
“词串”识字一般是围绕一个固定中心的几个词汇的集合,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识字5:夜晚、繁星、亮晶晶;爷爷、奶奶、小丁丁,竹椅、蒲扇、萤火虫;牵牛、织女、北斗星。它犹如一首诗歌,韵味十足。教学时,如何把握文本呢?
一、以读突显整体性。
识字5是围绕夏夜祖孙乘凉这样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汇串起来,展现了宁静夜晚孙子听爷爷奶奶讲述星空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儿时乘凉的乐趣。在这样一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识字情境中,应首先让孩子整体感知画面,唤起孩子的生活体验,接着回归文本,以情境化的、自然化的方式出示相关词语,构建文字符号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最后提供语言环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文本,在读中领悟文本。
我是这样设计的:
1、欣赏画面,整体感知。
(课件伴随《闪闪的小星》将文本内容综合展示)
2、探究农家小院,理解文本。
①设计要有整体性。
欣赏夏天的夜晚图片,教师相机出示词语。夜晚,农家小院是什么样子的?你看到哪些人?(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以打招呼的方式读一读)他们坐在什么地方?爷爷手里拿着什么?(出示竹椅、蒲扇)谁来也凑热闹了?(出示萤火虫)小丁丁有没有去捉萤火虫?他在干什么?(引出与星空有关的神话故事,出示相关词语:牵牛、织女、北斗星。)星星数也数不清,被称为——(引出“繁星”)天上的繁星像什么?(珍珠、宝珠)进而引出亮晶晶。
学生在识词过程中,建立起了词语的意象。学生再读,很容易在头脑再现事物画画,因此理解透彻,记忆牢固。
②诵读要有层次性。
出示整个词串。⑴借助拼音读准确。其中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如指名读,领读,男、女生配合读。⑵去掉拼音读出形象。让学生图文结合读词,在头脑中建构事物形象。⑶配乐想像画面读出情感,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这样在多层次的诵读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字,理解词语。
二、以说发挥运用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5》的教学在会读,理解的基础上,应该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会运用。所以,接着我作了如下设计:
1、选择文中的词语填一填,夏天的_________,爷爷、奶奶、_________,手拿________,坐在_______上乘凉。天上的_______ 真多,有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忆词语,想象画面,自由填空。
你就是小丁丁,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吗?
2、选择你喜欢的词语读给同桌听,并用它们发挥想象,说一两句通顺的话。
3、生活中也有很多词串,出示图片:如铅笔、小尺、文具盒;时钟、手表、电视机。你还能从生活中找一找,说一说这样的词串吗?
这样层层递进,由扶到放。学生才从“识字词串”中认识事物,感受自然,体验生活,积累词语,丰富语言,将内部语言通过外化,,由积蓄到倾吐,逐渐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