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解而教
——参加数学培训有感
宋剑湖小学 吴小玲
一节数学课是不是精彩,不是看学生举手有多积极,不是看课堂活动有多丰富,不是看老师的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而是看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理解了没有,看课后再问学生,他学到了点什么。只有学生理解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这节数学课才算是成功的数学课。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呢?蔡宏圣老师给了我们几个教学策略。
第一,教学中要善于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个知识点是怎么来的,最早由谁发明或发现的,在以后的时间中,知识又是怎样发展成现在的体系的?学生不光要学会知识,还要知道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二,教学中要善于运用直观解释抽象。不要把数学看得高深莫测。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说“数学是系统化的常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数学知识最初的生活源头给揭示出来,让学生能知道来龙去脉。比如说,学生问起为什么,总要能给出有意义的答案。我们还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清楚数学道理。还要善于利用几何直观来阐述数学知识。
总之,学生只有直观上懂了,那才算是真正懂了。我们的教学也就是为了学生能理解,这样的教学才算有了意义。
最后,我还要再说一个印象深刻的小窍门。是徐长青老师教给我们的。在上完课后,一般我们都要总结一下一节课的主要内容。但是徐老师却是鼓励学生上来擦黑板,按次序一块知识点一块知识点地擦,最后留下你认为这节课最主要的内容。徐老师认为擦黑板也是一个知识的回顾方法,擦去不需要记忆的,留下你认为最需要记忆的,那么学生对于这个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肯定掌握的非常牢固。我们的教学不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让学生脑袋里塞得满满的,其实却是一个都没记住。而是要唤醒学生的记忆碎片,让学生能回忆出学过的知识点,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灵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