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想法
宋剑湖小学 朱秋莲
教育
第一,课前铺垫,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教材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因此我们要善于活用和挖掘教材,例如、在一节课将要结束时,不知不觉的把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来,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是他们能自主的去寻求答案,提前预习新课;或精心设计一些能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引起学生兴趣而又符合学科特点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自己去解决一些教师安排的跟下面的新课有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前的自学。这种自学不只是让学生把课本看一遍,而应当要求靠动手、动腿、动脑,通过阅读课外图文及相关资料,通过自己的查询,甚至通过调查研究才能解决问题的自学。
第二,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思维能力尚处在低水平阶段,控制能力也较薄弱,因此,只靠课前的训练还不够,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要使课堂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场所,学生的年纪小,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都还需完善。而合作学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交流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并会对别人的见解发表自己见解或修正意见,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有了一定的进步。
三、体验成功,保持学习动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欲望,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因为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进学生一次又一次探究新天地,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儿童兴趣盎然地在一次追求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