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林丽的 At the weekends 有感
发布时间:2008-02-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茹媛

听林丽《At the weekends》有感

观摩课堂实录时间:2008.2.28                         地点:阶梯教室

教学内容:5B Unit  8 At the weekends  A部分

以往听名师的课,总觉得是遥远的,甚至有些精彩环节不切实际。现在不是提出要上模仿课吗?那样的课,怎么模仿?因为不切实际,其实就失去了模仿的意义。可是这一节林丽老师的课(称她为老师有些不习惯,因为她和我们一样年轻)却给人那么亲近的感觉。没有晦涩难懂、语法繁琐的句子,没有花枝招展、流于形式的游戏,有的只是清晰明了的语言,扎实高效的训练,自然顺畅的过渡,还有就是教师的适当指引下,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无论是从以学评教、以教评教、还是以练评教的角度来看,这都是一堂优秀的、又是现实的好课,选它作为我们英语教研组这一学期第一堂课堂实录观摩课真的没错。

一边听,我一直在思考和比较。林丽出色的英语素质就不多说了,连举手投足都是一股洋味儿,令我们每一位都沉浸在英语这一语言抑扬、轻松、生动、圆润的美学欣赏中,本身就是一种美。

教师是从引导学生谈自己的兴趣爱好导入新课学习的,教授catchbutterflycartoon,然后把新旧词组组成一个rhyme来练习:surfsurfsurf the Internet playplayplay basketball……节奏鲜明活泼,朗朗上口。不过我觉得每一句都用这一种形式好象有些单调,用来复习的面也不够宽,可以把usually或者often也编进去,更能训练这一课的重点。

教师引出weekends的方式我觉得很不错,让我学到了。她只问了一句:“Can you do these hobbies every day?”学生回答:“Sometimes I can,sometimes I can’t。”教师便引出"We often do these hobbies at the weekends." 我想起了我们今年的课题。今年课题组制定的研究小专题是“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其实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有些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而是过渡的方式和手段。我想,林老师这个问题的设计就是考虑了有效这一点。因为这个问题的设计,课堂的思路得到进一步发展,递进,新的内容在生动的情境中自然呈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下一步的学习过程。这就是有效、高效的问题设计,值得我们学习。

而对于教授问周末安排的另一种问法:“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教师的设计也是很巧妙的。她让学生来问她的周末活动,但是就是不告诉学生答案。她要学生用写在黑板上的句子来问,说对了,再告诉他答案。然后教师就带领学生学习“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学习“spend”。因为学生非常想知道老师的答案,别提学得多认真了,模仿得多认真了。这一环节,看似简单,但是非常细腻,老师完全抓住了学生的心,也抓住了课堂。我觉得这是我所欠缺的,有时候觉得上得很卖力,可学生就是不“动心”,想来,责任还在于我没有抓住他们的心。

听课后的感触很多,零碎地写了些。整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难点逐个分解,最终给予学生整体的认知、操练和运用,充分体现了A版块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原则。学生始终处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新知识,训练新技能,获得新发展。

反思人:周茹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