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横林片英语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来自横林片各校的英语教师参加了活动。杜华萍老师和韩萍老师分别执教了《Insects are our good friends》和《The seasons》。两位老师完全不同的风格,为我们展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英语课堂。
第一节,杜华萍老师《Insects are our good friends》,从复习学过的六种昆虫入手,渗透有关昆虫的特点,出示了一些课外的新词汇,如make honey, transparent wings。然后引导学生讨论Which insects do you like best?I like …best. It can …。接着引出了四种新的昆虫:Mosquitoes,Spiders,Cicadas,Crickets,还介绍了它们各自的特征。如:Cicadas: It has transparent(wings. They like singing in the trees in hot days.Mosquitoes: It bites men and animals and sucks their blood)Spiders: It’s interesting. It has eight legs. It can make websand catch other small insects for food. Crickets: It’s brave.We like watching them fight with each other。这是杜老师的一次新的尝试,如何将教材以外的,又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渗透进英语课堂。这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的词汇,语言,常识的积累都很有帮助.教师是站在提高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和运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教师大胆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英语素质。在讨论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有些词汇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太难了,平时的积累是可以的,但是课堂上来讲,太难,学生反而学到后来会信心不足。可以删去一些,补充一些相对简单的词汇和语句,学生的掌握情况会更好。
第二节,韩萍老师《The seasons》。这是六年级的内容,作了一些调整,放在五年级上。她的课是跟Miss Du完全不同的风格,注重知识的扎实训练,是比较传统的一节课。反复练读,复习巩固单词的形式比较多样,有用剪刀石头布的,还有“高低扩音师”的形式,让枯燥的单词操练变得饶有趣味。本节课的重点突出,操练到位。但是不足的是,把单词、句子、对话的学习割裂开来,各教完一个内容,进行复习,然后把几个新学的部分合起来,显得有些生硬,也没有体现英语教学要在一定情境和语境中来学习语言的原则。新授部分的呈现和衔接也不够自然。应该在教学季节名称的时候,就可以把天气的说法,在这样的天气可以做什么,一起插入其中,在新授和复习的交叉进行中,语段就已经形成了,这时候进行对话练习易如反掌。音标的渗透也要引起重视,特别是一些重点的元音字母和组合的发音,要在课堂上呈现。
听完今天的两节课,整理完来听课的兄弟学校的老师中肯的评议,我有些疑惑。英语教学,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课堂?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基本的语言训练总会减弱;注重知识的扎实训练吧,课堂不够灵动,找不到智慧的火花,学生的提高和发展就会受到限制。两者结合起来真的有些难。像5月25日在常州举行的小学英语优质课比赛。有一位溧阳的老师上的课,是用各届奥运会的吉祥物作为线索来构思课堂的,中间渗透了相当多的有关国外的城市,卡通人物,体育明星等内容。教师的语言素质是非常出色的,但是内容很多,很难,教师唱主角,学生说得少,反而本节课的重点淡化了。所以有的老师说这节课太精彩了,教师素质太好了。有的老师说却她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呢?文化课吗?当然,她最后获得了一等奖,这不难看出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追求和发展的方向.
我想,扎实训练与补充渗透的合理安排,巧妙融合,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