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教案
新街小学 李凤琴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想一想”,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7的乘法口诀和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7的乘法口诀。
3、让学生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继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情感,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编写7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和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创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白雪公主吗?(学生回答:知道。)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学生回答:七个小矮人)
(屏幕出示七个小矮人)
师: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
大家看一看七个小矮人手里都拿着什么啊?(学生回答:气球。)(再在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
师: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拿一只气球。你能看出气球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师:接着往下写,会是哪些数呢?(根据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
教师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来读一读。(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与7有关系)
师板书:7
师: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多少?2个7呢?21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28?几个7相加得35?42是几个7?几个7相加得49?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1个7是7,2个7是14,21是3个7,4个7相加是28,5个7相加是35,42是6个7,7个7相加是49。)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7的乘法口诀。
师板书:7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学习、掌握口诀
师:大家能编7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怎么样,我们每位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四人一小组说一说,(是否确实是分小组排位置?)然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把大家编的乘法口诀写下来。能编几句就编几句。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一看屏幕上的这一列数,再编口诀。
(学生小组活动。)
师:现在请各小组先汇报你们编写了几句乘法口诀。
(各小组汇报。视频展示其中一个小组所编的口诀。其余学生辨析:所编的口诀是否正确?并检查本小组编写的口诀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在黑板上相机出示口诀。)
师: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大家自豪地读一读七的乘法口诀。(生齐读。)
师追问:看着这七句口诀,你发现一些规律了吗?
(引导学生说出:每句口诀的前一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七。”每句口诀的第二个字都是“七”。得数依次多了7。等等)(在这里学生可能还会有其它新的发现?)
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就找出了这么多规律。如果我们现在就要记住这七句口诀,大家愿意试一试吗?大家自由读读记记。
(学生读、记7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
(学生背口诀。)
师:同学们在背的时候,感觉“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比较容易记?
(生找出容易记的几句口诀,可能是一七得七,二七十四,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师帮助学生记忆。)
师:对我们小朋友来说,《西游记》一定不陌生。
(屏幕出示《西游记》图片和相关文字:齐天大圣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师:这段文字中有两句乘法口诀,你发现了吗?
(学生找出“七七四十九”、“三七二十一”。)
师:看来,难记的乘法口诀有三句:“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六七四十二”。你用什么方法记呢?
(学生说自己记口诀的方法,师应当引导学生根据前后句口诀之间的联系来记忆。)
师:哦!同学们能用前后两句乘法口诀的联系,来记住难记的口诀。真棒!大家刚才交流的记口诀的方法很多,我们多读读、多动脑筋,一定能记熟口诀。大家看着气球上的数,一起说口诀。
(师随机指屏幕上气球中的数,学生根据得数说口诀。)
(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对口令。)
师: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62页,把例题中的口诀填写完整。
三、综合训练、巩固拓展
1、师: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用呢?根据口诀能算出哪些乘法算式的积?我们做一个游戏——送算式“回家”。
(教师将1×7、2×7……7×7、7×1、7×2……7×6等13张算式卡片分发给学生,学生把它们贴到相应的乘法口诀后面。)(要考虑好板书)
2、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老师看一下,哪组同学坐得最端正,就让他们一组开火车。
(电脑出示:7×1=□、7×2=□、7×3=□、7×4=□、7×5=□、7×6=□、7×7=□。)
师:请大家比较刚才算过的题目,我们发现4个7比3个7多——
(生:7。)
师:5个7比6个7——
(生:少7。)
3、师:7,是个奇特的数。我国古代就与7结下难解之缘。
(屏幕出示唐诗《早发白帝城》。)
师:大家看到的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诗,我们今后也会学到。你能用哪一句口诀算出这首诗共多少个字?
(生回答:四七二十八。)
师:对!每句七个字,这样的诗,又称七言诗,
4、师:从古至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中。在实际生活中,在我们周围,数学问题与我们密切想关,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乘法口诀解决这些问题吗?(电脑出示)
3元
每天喝一瓶
一个星期花多少钱?
一个星期上多少节课?
7张一共多少元?
7张一共多少元?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几的乘法口诀?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7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新街小学 李凤琴
本以为这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起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可是上完课后,我有很多遗憾。
首先,我觉得自己对教材还是没有钻研透。本课中,让学生编写7的乘法口诀、熟练掌握和运用7的乘法口诀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可是,在学生编写7的乘法口诀这一教学环节却出现了状况。理解“几个7相加是多少”是学生编写乘法口诀的基础,在情境创设后得出“7、14、21、28、35、42、49”,这时,我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这一列数与7之间的关系,对这一环节学生所要学习的目标指示得不够明确,所以导致学生不知道围绕这一部分内容去编写7的乘法口诀,以至于有的学生编出了九句口诀。在每一小组得出7的乘法口诀后,我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交流、理解这七句口诀,没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思,这是我在备课时的疏忽,在细节的处理上考虑得不够周全。在指导学生记忆口诀的时候,我原以为这七句口诀很简单,学生应该很容易掌握,忽略了一部分接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我应该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帮助全体学生真正地记住这七句口诀。
其次,在练习部分,原本以为自己的练习已经设计得很丰富,通过这些练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用相应的口诀计算乘法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是,
最后,作为一个年轻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对学生的思考、发现应给予积极的评价,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呵护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体现了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良好气氛。我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调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