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
本单元主要围绕“问路”这一话题展开各项语言活动。重点学习问路中常涉及的相关用语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please?及其答句,同时学习与问路相关的一些词汇。本节课课文中有关问路的对话、生词较多,因此我在本节课的呈现环节,通过情景设置,在情境中帮助学生学习了有关问路的重点句式和词汇,重点突破Can you tell me… ?和How can I get to …?句式。
对话中有关问路的应答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使得教学显得直观,因此我精心地设计了ppt课件来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降低了后面学习课文的难度。
课文根据史密斯先生要去的两个不同地方,自然分成了两个段落来教学,重点在第一段的理解和运用上。我通过布置阅读任务,及直观的课件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内容。在学生阅读课文过后,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完成一些书面练习。
从课堂效果来看,由于整体的设计还不够成熟,有些知识点训练的不够到位,学生对如何问路和指路掌握的还不够扎实。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是应更多得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他们思维发展的规律来安排教学环节和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点评意见:
1. 语篇教学是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心,要明确其功能。从语篇入手,要以语篇图文信息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是语篇教学的核心和重点。
2. 旧教材的教学设计应更多得体现新教材的要求。
3. 导入部分应注意话题的交际性。应关注孩子的语言思维,从低到高,从而促进语言能力。教师不应为教而教,提供过零散的知识点,而应通过一个完整的情景形成语篇,让学生大致知道如何交流。
4. 语篇的教学应以能力为主线,知识点的教授为辅线。整体输入,具体分析,再整体输出。
5. 对学生朗读的要求要清晰、明确,注重细节。
6. 关注学生的评价,语言丰富、具体。
7. 教师应关注自身语言的流畅和到位,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充分发挥引领和指导作用,使学生学得更有效、更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