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教学对象的认识
发布时间:2014-03-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管洪霞
    课堂教育的对象是谁?如果有人这样问你,你会认为这个问题问得太小儿科了,甚至不屑回答,因为谁都知道课堂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其实,这样的答案是既对又不对。说对,是因为从广义上说,我们所有的教育对象都是学生,你当然要说是学生;如果说前述的“学生”是抽象的学生,是不具体的,那么从狭义上说,你教育的具体对象是谁,是那一个学生或哪一类学生,你可能一时半会还说不清楚。所以当你不容易说清楚时,你虽回答了是学生但也只能算是没回答。

一个教学班有四、五十个学生,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好的学生、中间学生和困难学生。如果你是老师,你以哪一类学生为教育对象呢?你的准星瞄准在哪一个点呢?你说针对全体学生,“有教无类”,这在理论上成立,实践上未必是行得通的;你说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这也是“理论先进、实践落后”的模式;你说“抓两头带中间”,这且不说“中间”能否带得起来,差别这么大的“两头”又该如何抓呢?你说“中间突破,促进两头”,这极可能是“中间难突破,两头又得罪”……如果我们再细分一下,将三层分为五层:好学生、较好学生、中间学生、较困难学生和困难学生,我看你不会再说“课堂教育的对象是谁”的问题是小儿科了,而该说是疑难杂症型的问题了!

实践中,每一位老师时刻面临着“教育的对象是谁”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一难题,不涉及思想和智慧,也就是说不关系是否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大智慧,而是关涉价值选择和策略——这里也不讲教育的公平和效率。当你需要升学率或学科高分率时,你的教育对象是基础好的学生;当你的目标是平均分和合格率时,你的教育对象是中、下层学生;当需要你减少低分层人数时,你的教育对象是困难学生;当你没有其他压力时,你的对象可以是中间层学生;当你需要面对全体学生时,你只能利用其他时间开小灶,抓补课、辅导,当然这时课堂也已经延伸到课堂外了(按新课程精神也属于课堂)……

毛主席早就说过:“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革命的对象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教育的对象问题也该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了。如果弄不清或弄错了教育对象,你该教育谁呢?连教育谁都不清楚,教育又从何谈起呢?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