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清英外国语学校举行的武进区小学英语学科“E学习”系列培训活动之一——“E起学习 E起成长”活动,很多专家出席活动并现场指导。活动伊始,武进区电教中心庄焕方主任就武进区数字化研究的现状及时代背景做了简要的阐述,强调了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之后的培训活动分以下五个板块有序展开。
首先,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骆小维和朱亚燕老师分别执教了两节E学习课。骆小维老师执教的《四A U5 our new home》在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巧妙运用苹果软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她首先利用PaPa前测,把握起点;其次利用学习软件,激发求知欲望;然后利用人机交互,关注探究;最后做到综合应用,激发自主参与。而朱亚燕老师所执教的《六A U6 Holidays》则强调了在E学习环境下的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体现探究式交流,让学生呈现出更多个性化的展示。她的课堂有以下几个亮点:课前先学,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课始检测,追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合作探究,搭建互动高效的学习平台;拓展深化,凸显语言交际的生成轨迹;课堂评价,师生交互面面俱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娴熟的技术应用,E课堂的显著优势在两节课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随后,两位执教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她们在这两节课的选题、设计、磨课过程中对E学习的思考和收获。骆小维老师就英语课使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的点滴探索向与会的老师们进行了分享。加入了清英英语团队“苹果一对一”改革实验的她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巧妙运用苹果软件,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课堂的自主性和有效性。朱亚燕老师谈及了自己在磨课过程中的心路旅程,尤其强调了准备一节平板课不能“为平台而平台”,仍需要从儿童立场出发,遵循英语学科特点,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平板技术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武进区英语学科教研员刘丽华老师在听完两节课后这样评价到:“这两节英语课让我极为震撼!极为感慨!有感于清英的老师们在课堂上能够很好地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情感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的培养;有感于清英的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如此的大方、自然、自信、专注;有感于清英的领导们是那么有思想、会思考,能够带领着全校的老师们在E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思考。”
随后王岚校长代表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分享了清英在E学习道路上的思辨和思想。王校长以三问的形式——试问、探问、追问,激情澎湃地讲述了清英在E学习推进之路上所做出的努力,让与会的老师们深刻地感受到清英思考的力量、行走的力量和变革的力量。
苹果APP STORE中有近3万个教育类的软件,如何将它们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英语组的老师们率先成立研究团队,并向全区的英语老师们介绍了他们深入实践与探究的成果。交流会上,清英英语组的老师们就苹果软件在字母、服饰、颜色等教学中的使用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软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习得目标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通过半小时精彩的交流分享,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苹果教学软件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元素,新启示。
如果说前面板块注重的是“看、听”那么下午的培训则更注重“做”。
来自凤凰优阅和天仕博的讲解员以“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向与会的老师们作了介绍,老师们坐到学生课桌前,分别从教师端、学生端去体验着平台。讲解员的介绍让老师们深刻地感受到随着技术的创新,使老师们感受到E课堂并不是远在云端,难以触摸,而是现代的、便捷的、可操作性的一门新技术。
常州市教科院戴晓娥副院长的培训,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戴院长先进的理念、高端的技术、系统的辅导给老师们打开了一扇E学习的窗,让我们看到窗外更为广阔的E时代。戴院长从英语新《课标》着手,以数字化学习的形式与老师们分享了她在数字化学习领域的研究方式与研究成果。她深入浅出地报告更是让老师们明晰了未来的课堂是信息化的,未来的课堂文化是平等民主的,而未来的教师是需要具备E学习的视野和能力的。
最后,常州市二实小的王蕾老师就重视阅读、关注方法、保障听说这三大板块向与会的老师们系统地推荐了课外英语学习的资源。这让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和教学软件不断出新,为我们的课堂提供了无限的便捷性和可能性,但是如何让这些课外学习资源更好地服务于课堂,还需要老师们明确从这些眼花缭乱的软件中取其精华,转变教学与学习方式,不断努力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