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2014-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朱秋莲

《黄山奇松》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三、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哪些地方?这些地方怎么样?
    [评析:调动学生直接、间接的经验,唤起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过渡:这里有一段我在旅游时拍摄的视频,请大家欣赏一下,观赏完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些图片美吗?作者笔下的奇松更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评析: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诧。网络的视频播放生动直观,使学生入情入境,对黄山产生直观感知以及各自的体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美的词句。
  [评析:整体感知课文,落实自主学习理念,人人参与读书活动,围绕阅读专题,接触文本语言,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树之奇,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2.交流感受,细研课文。
  过渡:课文写得最美的是那一段?它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三)深研课本,走进文本:
  1.请同学们以小组读课文第二段,选择喜欢的一棵松树,找出描写它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互相做小导游介绍一下。
  【评析:学生自读自悟,在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内心视像”,在相互评价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2.集体汇报交流。
  (1)感受“迎客松”的奇美: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评析:为了做好小导游,学生会以自己最大的负责精神完成自己的介绍。在向大家介绍奇松的同时,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发起内心的创造欲望,有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养成。]
 B、出示迎客松的图片与文字,进一步感受迎客松的奇特。并引导学生读“迎客松”的句子,抓住“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斜伸”等词体会它的与众不同。
 C、品读这段话,读出迎客松的奇特和人们的赞美之情。
 (2)感受“陪客松”之奇: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B、欣赏陪客松的图片和句子,进一步感受陪客松的奇特。学生品读“陪客松”的句子,抓住“如同”、“绿色巨人”体会高大挺拔、苍翠茂盛。
  C、读好这句话,师指导朗读。
 (3)感受“送客松”之奇特。
  A、请一名同学作小导游介绍。
  B、出示送客松的图片和句子,进一步感受送客松的奇特。学生朗读“送客松”的句子,抓住“蟠曲”、“天然盆景”“向山下伸出”体会它的奇特。
  C、朗读这段话,感受它向游客告别的依依惜别之情。
 3、看同学们学得这么高兴,老师有件礼物送给大家。(出示三大名松的诗句)
  [评析: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4、感悟写作顺序。
 同学们课文介绍三大名松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是啊,这样的文章才会有条有理。
 5、齐读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整体感受他们的奇特。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1.自读第三段,欣赏画面。(板书:神奇秀美)
 2.练笔:
 (1)根据刚才看到的精美图片,结合本课的写作方法,给你喜欢的图片配上一段解说词。
 (2)希望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并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将美丽与大家分享。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