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第二课时教案
张秋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本课比喻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2、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3、领会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珍惜美好春光,珍惜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和锻炼身体。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2、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三、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冰心奶奶春游的时候——(学生答课题)。那冰心奶奶找春天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着冰心奶奶,到“儿童多处”走一走,看一看。
二、品读 探究 感悟
(一)师过渡:自由读课文第1-4自然段,用“——”划出体现儿童多的句子。
1、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笔标记。
2、交流自己划出的句子,教师相机用课件出示:
(1)品读“……成千盈百的孩子……小天使。”这句话。
(2)品读“我们笑着下了车,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
(3)品读“我们本想……座无隙地!”
(4)品读“东一堆,西一堆……香气息。”
(5)品读“湖面无数坐满……哗哗地响着。”
(6)品读“在转弯的地方,……又匆匆地往前跑。”
学生谈自己读懂了什么,体会孩子的多和“儿童多处”充满活力。
3、指导朗读。
(二)刚才我们发现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的儿童很多,还有一处地方儿童也多,大家能找到吗?
1、品读“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拢过来了。”
2、这句话说明玉澜堂里有很多孩子。在这个“儿童多处”,又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3、出示“那几棵大海棠树……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A、学生谈自己的感悟:谈花的美、花的密、花的旺盛。
B、教师指导朗读,指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好处。
C、看到这样的美景,你想怎么赞美它呢?
D、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E、那么冰心奶奶是怎样赞美这大好春光的呢?
出示:“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指导朗读。
F、教师小结:儿童多处春光灿烂。
(三)师过渡:看着眼前开得旺盛的花儿和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冰心奶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1、出示:“……花儿和儿童一样……别人看着也快乐。”
2、学生交流: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
3、师小结:在冰心奶奶看来,儿童就是美丽的花朵,儿童就是春天里的一道美丽风景,儿童多处就是春。
4、出示:“朋友,春天在哪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5、把句子换个说法。
(四)课堂小结,揭示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
三、拓展延伸
1、读冰心作品《雨后》,再次感受冰心奶奶对儿童的爱。
2、课后读冰心作品《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繁星》《春水》等。
板书设计
只拣儿童多处行
活力足
儿童多处 春光美 奶奶爱儿童
就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