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
武进宋剑湖小学 王金红
我翻阅了《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语文》一书,这本书就像是一本字典,指导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全面概括了我们语文教学的各种课型,真是一本语文教学的百科全书。 细细品来,这本书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为我们语
一个课型范式,就是一个学习的精彩点。从“课型的主要特征”—“课型的实施流程”—“课型的实施要点”—“案例与分析”,可谓是理论联系实际,由浅入深,深入浅出,让我读来特别喜欢。在刘亦执教的《螳螂捕蝉》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和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为学生而教。让学生质疑问难,教师相机梳理抓住三个主要问题让学生自己走入文本,主动探究。然后组织交流,在交流中,那些容易的问题放手由学生解决,老师则用心地倾听,发现有误就适时追问、引导,自然地给予斧正。就这样学生在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触摸到了文本的真谛,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在课堂上,教师还以活泼的活动形式为途径,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孩子的自我表现心理是培养竞争能力的契机。教师要善于激发孩子的这样一种“自我表现”意识,在正当的竞争中发挥才干。在口语交际活动过程中,执教者通过必答、抢答等形式来检查学生对课本以外知识的了解程度,并依据学生赏析广告语时的语言表达给予评判、打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注意相机点拨,把社会生活与课堂学习融为一体,学生学到的知识直接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仅如此,在教学中,教师以丰富的活动内容为依托,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儿童的兴趣倾向性是一种心理品质,因为个体的实践活动及其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每一种事物和活动都感兴趣。教师要善于注意并发现儿童的兴趣倾向,通过语文课提供施展个性特长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活动内容的设计使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领域地收获与成长。
相信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在《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这盏明灯的指引下,每一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