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之人物教学读后感
宋剑湖小学 朱秋莲
“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种教学观已经深入人心,但教师的“导”在具体操作中却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或面面俱到,使得文章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美,或头绪繁多,造成教学程序混乱,缺少条理感……”在以人物为线索的课文中,要使教学程序条理清楚,井然有序的话,这就需要我们组织好材料,紧扣主题,在教学中以人物为线索,理清思绪,深入人物的情感,领悟人物的精神。象《詹天佑》这一课,始终以詹天佑修筑铁路这一事件叙述,修筑铁路发生了很多变故,但不变的是詹天佑的那种执着,维护祖国尊严的决心,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在读者的眼前展开。那我们在教学时只要抓住詹天佑的这一高大的形象进行解读,那么学生对于文章内容自然在清楚不过了。所以再读文章时,只要善于把握住作者围绕围绕主题所设定的线索,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倘若没有围绕詹天佑的高贵品质来解读的话,学生有肯能谈到在修筑铁路时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而这精神背后正是他那种维护国家尊严的爱国精神。如突果少了这一点,作者所要体现的中心就会不够突出,在教学时就会留下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