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保卫战(第二课时教案)
一、情景导入:
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通讯报道——大江保卫战(学生齐读)
几千年来,长江哺育着中华儿女,人们热爱她 ,但人们又敬畏它,因为它发起怒来,使人胆战心惊,长江在历史上多次发生特大的洪灾。1931年,1935年,1954年,尤其是1998年的夏天,请同学们打开书,一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段:
1、7月27日凌晨,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请看(播放视频)
2、大江决堤意味着什么?(几亿人的生命和万亩良田将受到威胁,我们的家园和城市……)
那么,怎么办?(保大堤)
3、你说得太对了,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来到战斗的最前线——赛城湖大堤上看一看,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你看到了哪些情景?。
4、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5、交流:
(1)首先你远远地看到了什么?
A: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这条长龙来得非常(及时、快、迅速),这时官兵们心中最想的是什么?大堤,保住大堤)板书:保大堤
(2)镜头推近,你又看到了什么?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这段话。
随机出示PPT图文字: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大堤,保住大堤!
此时此刻,这些解放军官兵(全然不顾),他们不顾的是什么?(他们全然不顾沙包沉重,全然不顾脚下的片石,全然不顾满身泥泞)顾的是什么?(他们顾的是保住大堤、保住人民的家园、保住人民的生命……)所以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引读:大堤,保住大堤!板书:一个念头
(3) 可是洪水太凶猛了,几十斤的沙包投下去,就被肆虐的洪水冲走了,这时,你又看到了什么?
A: 出示图片:看,这是战士们用血肉之躯在汹涌的洪水中铸成的一道堤坝。沙包在洪水中都不堪一击,那么战士们在水中要经受什么样的考验呢?(被洪水冲走,会受伤……)
B: 可是他们又是怎么做的?——读文: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
C: 奋然可以用那些词代替?将它放入句中读出来。(毫不犹豫、舍生忘死、奋不顾身……)
D: 此时,狂风猛烈,暴雨如注,巨浪滔天,战士们不但没有被吓倒,反而高声喊道:
出示“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E: 狂风、暴雨、巨浪还是那么猛烈,但我们仍然能听到战士们高声喊道:
“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F: 这惊天动地的声音喊出了什么?(勇敢、乐观、无畏、必胜的信念)
H;让我们也一起喊出人民子弟兵的勇敢和乐观。齐读
I:他们这么做,只因为心中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
(4)小结:
在第一时间,一条长龙出现在崩塌的堤坝下,子弟兵心中只为一个念头……
人民子弟兵不顾一切在泥水中来回扛沙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人民子弟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一道人墙,心中也只有一个念头……
从这一个念头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群怎样的解放军战士?(板书: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乐观坚强,英勇无畏)
用第三小节的一个词来说,他们是一群……(板书:铮铮铁汉)
(5)、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全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我们一起来看一组血染的数据(出示PPT一组数据)。
由此可见这场战斗真是(惊心动魄、气壮山河、艰苦卓绝、历经艰险)
(6)、文中有一句话就是这场战斗整个场面的真实写照。是哪一句话?出示PPT读“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是的,大堤保住了,但它是用战士们的血汗换来的。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面对肆虐的洪水,战士们英勇顽强、乐观无畏,让我们把目光由“英雄群像”转向“英雄个体”——黄晓文。板书(面—点)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黄晓文无疑是一位英雄,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黄晓文的故事。我们边听边思考:最让你感动的是王晓文的哪些举动?圈出相关动词。请抓住最感动你的一个举动来谈谈你的感受,在旁边写好批注。
2、在黄晓文的事迹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举动?
出示PPT:黄晓文大声说:“来不及了!”说着,一咬牙,猛地把铁钉一拔,一股鲜血涌了出来。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布条,三下两下把脚底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来大堤……(生谈感受)
评价:A.讲得真好,你能读好吗?
B.在朗读中如果能抓住关键的词语,把你体会到的感情读进去那就是朗读的更高一个层次。
黄晓文真是一位英雄,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对黄晓文的敬意。齐读
3、小结:刚才同学们抓住这一系列的动词谈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可见黄晓文这位铮铮铁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黄晓文只是这大堤上众多官兵其中一个。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四、学习第五小节
1、过渡:大堤终于保住了,但是决堤的洪水仍旧让很多群众处在了危险之中。战士们又投入了救护受灾群众的战斗中去了。
2、看,出示图文(引读):汹涌的激流中,战士们的冲锋舟劈波斩浪,飞向漂动的树梢,飞向灭顶的房屋,飞向摇摇欲坠的电杆。
(1)“飞”的是什么?(冲锋舟,这就是文中的劈波斩浪。)
(2)仅仅是冲锋舟的飞吗?(还有战士的心也在飞)
(3)为什么战士的心也在飞?(板书:一心飞奔救群众)
3、战士们的冲锋舟飞向安造垸,在安造垸,他们引读……战士们的冲锋舟飞向簰洲湾,在簰洲湾他们……读来只有几个字,可是救助的过程又是多么艰难和危险。(讲述周运兰的资料营救的过程)
4、我们的子弟兵排除万难,救出了周运兰,救出了小江珊,在这茫茫的洪水中,人民子弟兵还救出了许多群众(看图片)(舒缓、开心的音乐)
5、出示(引读)“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军旗飘扬;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军徽闪烁。滔滔洪水中的群众,看到了红五星,看到了迷彩服,就像看到了他们的大救星。”
这里的红五星、迷彩服就是指(人民子弟兵)
6、许多的群众获救了,而我们有的战士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出示烈士照片)高建成牺牲时年仅33岁,李向群当时只有19岁。
写话训练:如果你就是被救的人或你的亲人被救了,你想对我们的战士说些什么?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在纸上。(播放《为了谁》的音乐)
7、请同学们来诉说对战士们的心声,(2-3名学生交流):评价:你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
你的感情是最真挚的;你的感激之情全部都体现在了你的文字中……
8、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解放军战士真挚的感谢之情,捧起书,齐读第五自然段。
9、小结: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这就是铮铮铁汉的本色。这就是人民子弟兵和群众血浓于水的亲情。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滚滚长江见证了这场惊心动魄、气壮山河的保卫战。出示(引读)“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2、让我们也像大江一样,永远铭记引读……铭记着……板书:1998
六、总结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的人民子弟兵。就像2008年的那场雪灾,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总是冲在最前面。他们永远是我们的大救星,永远是我们的钢铁长城。
七、作业:
搜集资料,仿照课文点面结合的方法介绍2008年抗震救灾过程中的一个典型场面。
板书:
一个念头保大堤 奋不顾身
大江保卫战 面 点 舍生忘死
1998年夏 一路飞奔救群众 英勇无畏
乐观坚强
(铮铮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