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语言范例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语言知识是指同语言材料、语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关的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等知识。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的积累等。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朗读中丰富积累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我们朗读的目的是为了积累,而积累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的少。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效的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
二、品析中深化积累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也可在品析中积累。 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如《天鹅的故事》课后习题4:读句子,联系课文回答问题。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这些句子,然后从句中重点词语、细节描写等方面入手,引导想象,品词析句,体会老天鹅的性格,深化主题。如 “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可先指导学生从想象天鹅破冰的情景入手,想象朗读,品味描写天鹅性格的词语:“顽强”“继续扑打”“扩大”“破冰勇士”,体会想象天鹅的性格,学习作者是抓住特点刻画事物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三、说话中沉淀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班级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通过练习说话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学习《三亚落日》后,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三亚落日景象的美妙绝伦。说话前让学生先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自己摘录到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在教学中,复述是将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有效方式,而且,教师还可用故事描述、导游介绍、即兴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在说话中沉淀积累。
四、运用中加深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在《语文课程标准》的各学段目标中也都提到:“在写话习作中运用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学生有意识地在运用中已有的积累语言,是深化积累的最佳方法。如每单元联系中的“熟记成语”都是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如“张冠李戴”“滥竽充数”等,像这类习题的训练,教师可先让学生抄写成语,再理解成语,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灵活运用。有的“熟记成语”可以让学生根据意思写成一段优美的短文;有的“熟记成语”可以让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学生在不断地、反复地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在习题评析时,对选材新颖、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五、课外勤于积累
叶老曾说 “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记录生活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录到自己的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学生的语言富有灵性。平时还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利用休息日尝试一日家长工作,在节假日深入农村体验生活,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厂矿企业……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使他们采集到更多的原材料,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同学中进行传阅交流,互相观摩。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总之,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