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字词教学、打造本色课堂
发布时间:2017-05-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教研组长

注重字词教学、打造本色课堂

新街小学   陈婷

作为语文教学基础的字词教学,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掌握了字词教学的规律,就掌握了引导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

语文知识的丰富,首先在于字词的不断积累。在小学阶段,尤其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字词教学。刚踏入学校的儿童,不可能一下子学会很多的语言文字,只能从一、二、三、四逐字逐词学起,然后由词而句,由句而文。

怎样才能搞好字词教学呢?总的说来,就是利用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相结合、直观教学与抽象教学相结合、有意识记教学与无意识记教学相结合、启发引导与督促检查相结合等方法,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从而使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地实现字词知识的积累。

小学生头脑简单,抽象思维能力差,而对形象的、直观的东西却能记忆深刻。因此,在字词教学中,除使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外,要通过教具识字、看图识字、趣味识字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记忆和“听、说、读、写”字词的能力,完成由字到词,由单纯词到合成词的积累。

字词教学是老生常谈,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也很好干,但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却并不容易。比如字词教学,看似简单,其实没有扎实的汉语功底是很难教好的。常言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搞好字词教学,要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要了解汉字的组词成句、组句成文的法则,否则,不是谁想教就能教得好的。

【教学片断】

例如教学《石头书》这篇课文时,在教学字词方面就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出示4组词语:

第一组:川川  磊磊  叔叔(课文的三个主人公,其次,这三个词是叠词,叠词的后一个字读轻音)

第二组:贝壳  地壳   好奇(课文中的多音字,然后出示“地壳”的图片,加深学生对地壳的理解)

第三组:脚印   足迹(课文中片段: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留下的足迹,叫波痕。让学生理解这是一对近义词)

第四组:勘探队员   趴在石头上  光秃秃  聚精会神(让学生找出这些词语都出现在课文的第一段,从而朗读课文的这一段,然后让学生给“聚精会神”换个词,如“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等,然后想象叔叔聚精会神的样子,以加深学生对聚精会神的理解)

【体会与反思】

1 、生活是学生自主识字的宝贵资源。

综观学生识字的内容,我们发现,学生所认识的字,多数都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来自他们熟悉的事物。如熟悉的动物、植物;身边的同学、家长;公园的美丽景色等等。丰富的生活为学生自主识字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2 、学生成为课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

我们应该深刻地挖掘学生作为教育资源的潜能,相信学生在自主识字意识引导下,能自主发现生活中陌生的字词,自己主动识记字词。在与同伴交流学习成果时,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建构了识字的知识、认知的方法、意识的体系。在交流的过程中,已经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呈现出人与人情感、价值认识等多方面的碰撞。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参与者和创造者。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自主。

3 、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杜威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成的书本知识和观念的问题,而是在经验的过程中主动探究、发现经验中的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过程。在学生自主识字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学生已不满足教师和书本的学习,他们运用学习的经验自己寻找识字的途径,去主动发现识字的方法。如:他们有的到商店买东西时,主动记下各种商品的名称,看电视时,注意屏幕上的汉字。看故事书时,有意记下字的音形等。正是在这种经验和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解决识字的问题,用自己的行为证实他们是主动的学习者。

4 、促进了教师迅速成为教育理念的行为实践者。

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在学生交流的课堂上,教师考虑的不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因为学生已经在与同伴的自主交流中完成了知识的传递。老师考虑的是如何发现学生的好方法,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独立识字能力的发展问题。凸显了教育的价值观。这正是现代教育所提倡教学观。是学生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

5 、师生生生情意浓浓。

师生在互动交往中增进了感情。学生以教者的身份、学习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自主交流、合作、探讨,他们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有安全感。他们得到的是行为的认可,精神的满足,成功的自信。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老师爱学生,学生喜欢老师在一起。师生心情愉快、情意浓浓。

6、建立班级语文练笔积累本,强化词语学习、积累、运用。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积累并运用语言文字,可以在班中建立了班级作业本。这个作业本包括:三个好词,三个成语,三个好句,一篇写话或者日记作业。将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将阅读、积累和写作结合起来。

(一)具体做法:

1 、课堂阅读学习时有意积累。

以课内阅读为基础。每学一篇课文时,教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细心揣摩文中的词句,如哪个词用得好,怎么好,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在反复的语感训练中让学生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词语摘录下来并熟记。

2 、学习使用词语练习说话、写话。

学生摘抄词语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运用课文的用词造句方法,围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一个小话题,一件小事写好一段话。不求数量的多少,讲求用词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

3 、开展每日话题三分钟。

将每节语文课前三分钟时间定为话题时间,用于学生进行写话交流。起名为每日话题三分钟。

在每天语文课前的三分钟时间里,请几个人读一读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认为最得意的词句,再由其他同学评议,哪个词、句写得好,大家共同夸一夸。因为每天都抽出一节语文课前的几分钟专门进行这项训练,长期如此,坚持不懈,成效显著。

(二)操作中值得借鉴的几个问题:

1.运用字词从写句子入手降低难度,减缓坡度,培养兴趣。

学生升入二、三年级以后,开始学习写话,写几句话,写一段话。在写话时,一定要用到字词,学生写话时所用到的字词必是自己理解的词语,积累了的字词,只有积累得多,用时才方便得心应手。学习语言是积累,理解语言是为了应用。

在指导学生写话过程中,教师注意了循序渐进。先训练学生用一个、两个字词写好一两句话。

2 、勤动笔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自我人格的发展。

每日一积累、一话题,天天记,天天练,训练学生养成了勤动笔的良好习惯。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因此,在长期的训练中,学生不仅练就了扎实的作文基本功,也练就了坚强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写身边生活小事的过程中,学生从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分析中,品尝了生活的酸甜,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从中也学习了做人的哲理。

3 、在选词造句、连句成段的训练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

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恰当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学生在理解语言之后,他们就要积极地思考,如何运用词语,写自己的生活,准确地表达思想,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就要举一反三,大胆创新。恰当的运用所学词语,去表达新的生活,新的内容,这是一种尝试,这更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学习。

字词教学的策略还有很多,相信教师们在具体的实践中大胆实践,勤于总结,勤于思考,一定能建构起个人的理解和观点,更好的为学生发展积淀智慧,创新理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