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确定位置》P15的例1、练一练,并完成练习三的1-3题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 ||
教学重点 |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 ||
教学难点 |
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 ||
教具学具 |
课件。 | ||
教学环节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一. 情境引入 |
引入:新学期开始了,小军班同学重新调换了位置,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军现在坐在哪里?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把小强的位置描述出来。 谈话: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了,但是其他的同学却不明白你的方法。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
|
通过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情景引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交流后,引发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
二. 教学新课 |
(一)、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谈话:确定位置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列”和“行”来表示。那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谈话:你说得完全正确!确定第几列,要从观察者的左边往右边数。指一指,哪是第一列的同学?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指一指,哪是第一行的同学? (生上台指,再演示课件,充分认识什么是列、什么是行。) (2)、用列和行来描述位置。 问:现在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一下小军的位置吗? 谈话:对!第4列与第3行形成一个交叉点,小军就在这儿,因此小军的位置就是“第4列第3行”。(再让学生分别说出另外两个同学的位置各是第几列第几行。) 问:比较这种描述方法和你们自己的描述,有什么感受? (二)、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1)由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初步认识数对 1、由实物图抽象到点子图。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课件演示人物图变成点子图) 师:发生什么变化了? 师:用圆点来代替每个同学,你认为这样表示有什么好处? 师:确实,这样比原来简洁、清楚了。你还能指出哪是第1列和第1行吗? (生上台指,再演示课件,学生用手势随着电脑演示指出列与行,进一步感知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小军的位置吗?怎样找? 2、认识数对 (在点子图上让学生描述出两个同学的位置,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用列与行描述的简洁性、准确性。) 师:真好!用六个字就能准确地表示一个同学位置,简练吗? 师:其实啊,这还不够简练。 师:你们不觉得这些文字写起来比较麻烦吗?数学的一大特点就是简练。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变得再简练一些呢?比如说用数字、图形、符号等等来描述。请以小军的位置为例,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 师:现在老师只想说一句,我太佩服你们了!大家的方法都比原来简练了,而且是各有特点。咦?我发现你们的这些方法有个共同之处啊!你们发现了吗? 师:对呀,都保留了这两个数字,你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都知道关键的内容要保留。那么,以后在表示位置时,你用你的方法,他用他的方法,各人用各人的方法? 师:对,为了大家交流得方便,我们也必须要统一起来。 (师介绍数对。) 师:为什么会叫数对呢? 师:对,用一对数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所以叫数对,多形象的名字呀。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就是(4,3),(4,3)读做四三。 这样表示比(第4列第3行)怎么样? (学生用数对的方法再表示出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 小结:说说数对由几个数字构成,每个数字表示什么?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趣味练习: 座位中的数对 师:其实数对知识的应用就在我们身边。同学们的座位也可以用数对来表示。 师:想象一下,假设你们 师:哪是第1行的同学? (找几个指错的同学到前面来体验一下。) (学生用数对写出自己的位置,同桌先互相检查一下。) 师:下面咱们再一起来检查一下。 ①师: (手指第3列)请这些同学依次站起来大声报出表示你位置的数对,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第一,他的数对说的对不对,第二,这组数对有什么特点? 学生报数对:(3,1)(3,2)(3,3)(3,4)(3,5)(3,6) 师:(板书这组数对,引领学生观察)果然如此,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这些同学在同一列、不同的行上,所以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都是3,第二个数各不相同。 ②师再让第二行的同学起来报,方法同上(略)。 ③出示数对(1,1)(2,2)(3,3)(4,4)(5,5)(6,6) 师:这组数对真有特点,你猜这组数对能让哪些同学站起来。 师:那这组数对又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总结规律,学习习惯非常好。 (2)由点子图抽象到方格图 ,深化对数对的认识和应用 1、由点子图抽象到方格图 (课件演示:将点子图中的圆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圆点逐渐缩小并消失,过渡到方格图。)师:现在的图示和刚才相比又有哪些不同? 师:现在你还能在方格图中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生在电脑方格图中找到小军的位置。) 2、巩固练习: ①方格图中再出现几个同学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来。 ②小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 师:哦,找不到? 师:这说明什么呀? 总结:说明必须有两个数才能确定准确位置,一个数是无法确定其具体位置的。 |
学生练习说说第几列第几行。 生:人变成圆点了。 生:(这样表示比刚才简单了、这样也比刚才清楚了,很容易数出第几列第几行……) 学生试着标出其它列和行。 引导学生说出: 先从左往右数确定在第几列,然后从前往后数确定在第几行。 学生独立完成,并将圆圈涂黑。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找的。 生1:都有3和2这两个数。 生2:都是列在前行在后。 生:不行,也要统一起来。 生1:数表示数字,对表示两个数,应该是一对数的意思吧。 生2:因为他有两个数,两个数就是一对数,数对就是一对数的意思。 学生明确: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用逗号隔开,小括号括好。 生1:都写对了。 生2:前面第一个数都是3,第2个数是1、2、3、4、5、6各不相同。 生指:这一斜行。 生:列、行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每个数对中的列行是一样的。 学生:找不到,只知道它在第5列,不知道在第几行。 |
先认识场景中的竖排和横排,然后把具体的场景逐步抽象成圆圈图,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孕状和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学列跟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显得水到渠成。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 根据圆圈图中小军的位置,有意识让学生说说在第几列第几行,在此基础上,给出数对表示的方法,结合板书使学生理解数对中每一个数的含义,从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
三. 巩固练习 |
完成练习三第3题 出示第3题图:请你用彩笔给地砖涂上颜色,给会议室地砖设计一个花型,同桌相互用数对表示涂色地砖的位置。 谈话:下面是某学校会议室地面图,你能用数对表示每块花色地转的位置吗? 追问:你发现花色地转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 猜谜游戏:会说话的字 |
1、独立思考 2、主动探索 学生回答:同一列的瓷砖,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同一行的瓷砖,数对中第二个数相同。 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1、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 生:花色地转都在奇数列; 生2:第4行有3块,往上或往下依次减少1块;第7列有3块,往左往右依次也减少1块; 生3:花色地转图案是对称的。 |
以小组谈论以及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大胆、主动的去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兴趣。 |
全课总结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谈体会。 |
回顾总结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