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周秋菊
教学目标: 
1.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初步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的运用。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想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探究意识与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剪好指定不同规格的平行四边形、每格为1厘米的透明方格纸、剪刀等。 
2.准备相关的课件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体验“转化”策略,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第一个例题中的前两张图: 
问: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交流,并课件演示。 
指出:像这样把不规则图形变成学过的规则图形后再比较面积的方法,在数学上称为“转化”。(板书:转化) 
2.出示第一个例题的第三张图: 
问:假如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那么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交流,并用课件演示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的过程。 
3.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问:这个图形,认识吗? 
问:假如一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会计算它的面积吗? 
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4.交流学生的猜想:  
(1)用底乘高。 
(2)用底乘斜边。 
师: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你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寻找正确答案。 
二、小组合作,操作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1.每组利用准备的材料(4人小组,每人一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直尺、透明方格纸、剪刀)进行操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2.交流方法。(选取其中一种规格的平行四边形集中演示) 
(1)数出所占的格子数。(估计占少数) 
(2)运用转化的方法。结合学生说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师随机用课件辅助进行演示说明。 
①方法一: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把这个三角形向右平移,与斜边重合; 
问: 剪拼前后的图形变了,什么没有变? 
②方法二: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将其剪为两个梯形,把其中一个梯形向另一边平移,到斜边重合。 
③比较两种方法: 
它们有什么不同?(方法一是剪下三角形后拼的,方法二是剪下一个梯形再拼的。) 
它们有什么相同?(都是沿着高剪开的,拼后都得到了一个长方形,大小是一样的。) 
(3)想象:除了这两种剪拼的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吗? 
追问:为什么都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来剪呢?  
问:现在你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吗?说一说。 
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 
课件上依次呈现比较的过程。 
板书如下: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4)问: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剪拼成长方形呢?(实物投影出各种不同规格的平行四边形剪拼过程,进一步感受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联系。) 
在演示过程中,明确: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后,都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怎么算?(发现: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就是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了) 
指出:这就是“转化”的策略。“转化”是学习数学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这节课上,我们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就能顺利地求出面积了。 
3.课件出示一组两个平行四边形,口答面积是多少 
课件再出示:      你能说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 
指出:我们还可以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表示面积,a表示底,h表示高。写成——S=ah 
4.解决巡视中发现的学生疑惑:底×斜边 
问:刚才老师发现有学生用底乘斜边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你觉得可以吗?  
问: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在变?什么没有变?(平行四边形的底和斜边的长短没有变化,周长是不变的;高在减少,面积也随之变小了。) 
如果真是用前面这种猜想:“底×斜边”算面积的话,那这一组的面积就会——不变。事实是面积——变小了。 
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继续这样拉下去,面积又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  
进一步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而不是底乘斜边。 
三、运用方法,解决关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简单实际问题 
1.计算下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课件逐题演示: 
左图,多了一个多余条件,要引导学生先取舍再解答。 
右图,先在课件出示一条底的长,让学生比划出它所对应的高,在此基础上,教师画出对应高及长度,学生口答面积计算。再标出另一组底的长度,高的长度打上“?”。让学生求出该高,并说明思考过程。 
指出:这是对面积计算公式的逆运用。 
2.课件出示: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使它们的面积都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1)学生独立尝试 
(2)集体交流方法:请学生上课件画出自己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随机将学生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分类: 
①等底等高(底是5,高是3的平行四边形),如: 
②不等底等高,但面积相等,如 
验证:这些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各不相同,面积真的相同吗?理由是什么? 
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象不同的画法,并总结规律:等底等高的思路是最方便的,但只要是底和高相乘积是15的都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解决实际问题:一块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草坪(图略,底
(1)求草坪的面积。 
(2)如果在草坪上铺一条
(3)有三种铺路方案(小路的宽都是
学生独立解答后交流方法。 
四、全课总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用怎样的方法获得了新的知识? 
知识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善于观察、思考、猜想、验证……我们就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很多新的问题。 
                                                           2013.09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0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