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计算课
发布时间:2014-03-1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新霞

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计算课

宋剑湖小学    吴小玲

教了好几年低年级数学,发现低年级数学的课型中计算课是最枯燥无味的。学习了《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小学数学》这本书的关于计算方面的章节,我对怎样上好低年级计算课作了以下思考。

要想上好计算课就要克服这两个问题:1.如何让低年级学生感兴趣,愿意参与到计算课的学习中来;2.怎么能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算理、算法的探索,总结中来。

对于第一个问题最主要是要创设贴合学生实际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初,就要思考哪些物品、情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进行设计时就要设计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将教学有效串接。低年级的数学课本上有大量的插图和可爱的卡通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地利用这些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在使用情境教学时一定要贯穿始终,从新授到练习,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说我在设计《9加几》的情境时就设计了一个去恐龙园玩的情境,在练习中和新授的情境结合设计了一个恐龙园游乐项目大闯关的游戏,把整个情境串联起来。而且低年级孩子年龄较小,对于成人化的语言不容易接受,我们在进行情境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和语态,放下身段,多用鼓励性的、富有儿童味的话语和学生交流。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在进行算法、算理的教学时要注意一定的层次性:首先,在教学算理、算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试做,初步感知算理;再进行生生交流,交流不同的算法算理;接着要进行师生交流,升华对算理算法的理解。对于教学重难点的教授,教师一定要放慢脚步,不能急,不能慌,慢慢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算理,这样学生的记忆才会深刻。而在同步练习中,不光要让学生做对题目,还要让学生说说算法、算理,做到知识迁移,把刚学到的算法、算理应用到其他计算题中。特别是我在一年级时教授《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第一次上课,碰到学生无法总结出: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数位对齐这个算理时,我很急,然后帮学生总结了算理,但是在后面的练习中,我发现学生的正确率不高,知识掌握地不牢。所以第二次我改变了教学方法,在总结算理时我在旁适时引导,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结果练习做下来好于第一次。

总而言之,在以后的的计算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注重计算教学算理的讲解,还要多练习,把学生计算的基本功打扎实,还要更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使计算教学在算理、算法、技能这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和提高,使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课堂也能灵动而扎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