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音乐
——参加横林片同题异构音乐教学活动随想
2012.3.24 卞莉月
“教师始终在音乐中,学生就走不出音乐。”音乐教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教师首先自己要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师生才能共同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此次活动中的三节课教师都是以教唱《金孔雀轻轻跳》为主。三位教师音通过音乐欣赏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和了解音乐的特征,并且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实践,特别是对舞蹈动作的学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对音乐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而且还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三节课中教师们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课堂环节比较紧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首先,我以谜语导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们欣赏美丽的傣族风光,了解傣族风土人情,以学跳孔雀舞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引出歌曲做了良好的铺垫。这样学生能和老师默契配合,并在不断变化的内容和形式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表现了极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歌曲学会以后,我邀请学生用一些简单的小乐器如:三角铁、双响筒等为歌曲伴奏,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人人争当小乐手,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演奏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节奏感,又增添了孩子们的自信心。
学生们通过本节课的活动,既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又能勇于表现美。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在让学生为歌曲编创舞蹈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由编创舞蹈动作,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傣族歌曲特点,在唱唱跳跳中再一次体验歌曲。学生们兴致很高,积极思考,虽然最后有些学生舞姿不是很优美,编的动作甚至有些可笑,但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团结合作的快乐,这就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给学生以最大的空间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的机会,在动手、动脑、动口,团结协作中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快乐从而能够充分展示才华、挖掘潜力、释放情感、体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