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伞花》教学反思
卞莉月
《小伞花》这首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演唱亲切而热情,富有童趣。歌曲由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是复乐段结构,第一与第三乐句基本相同,用象声词和同音反复的顿音,描绘了一幅雨景图。第二乐段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先是两个有上下关系的比较宽广舒展的乐句,赞叹小伙伴们美好的形象和内心世界;紧接着是紧缩为三小节的结束句。词曲都很风趣。第一遍结束在主音上,第二遍结束在属音上,构成不完满终止,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与歌词的意趣相合,仿佛在问“悄悄话”是什么呢?
本堂课通过多种艺术形式的活动——唱一唱、说一说、配一配,结合校园内外生活中的情景,使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爱。
课中通过模仿雨声,解决了本课的难点:顿音记号的表达,学生兴趣浓厚。通过录音欣赏歌曲《小伞花》,让学生将听到的歌词来说说,锻炼了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使学生初步感受雨中的情景,了解歌词的内容为本歌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上这节课,我感受到学生的认知活动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老师对学生的诱导,把学生带入一种情感的氛围中去体验,使学生思维活跃,体验成功的愉悦,达到以情启智的目的,正如心理学家格式培所说:“学习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由于对情境有所感悟而获得成功。”
教师理解教材的深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理解的深度,对于每一节艺术课,教师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设想,教材的内容如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与学生的喜好相接近?让他们身临其境、自主学习。在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有充分的认识把握,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到山峰的坡度,教师才能给予适当的台阶,帮助学生登上山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了有步骤地、多次听赏歌曲,而且在每次听的时候都带着问题有目标的听赏。最后,是对自身素养的审视。在备课、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艺术教师,在驾驭课堂的能力上还需要多方面的修炼,要做一名出色的艺术教师,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丰富的学识,通过建构合理的教学结构,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以情启智的教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