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新街小学集体备课记载表
教研组 |
艺术 |
组长 |
卞莉月 | ||
时间 |
2012.4.28 |
地点 |
美术教室 | ||
主持人 |
卞莉月 |
记录人 |
龚绯霖 | ||
内容 |
苏教 版小学 美术 第 2册 第 11课 神奇的瓦楞纸 | ||||
课时 |
1 | ||||
教材分析 |
本课在第10 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原材料的机理效果进行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对瓦楞纸剪、撕、切等操作,引导学生们在具体情境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力,而且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表现力也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本课以常见的包装盒之类的瓦楞纸为主要载体,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从废旧物品中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 ||||
教学目标 |
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是学生们感受肌理,加深他们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力。以瓦楞纸的剪、撕、切、贴等方法组成一幅幅浮雕式的绘画,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对比手法进行创作的能力,是学生能够大胆地想象与表现。 | ||||
重难点 |
重点:通过对瓦楞纸的观察,利用它的多层凹凸面进行创作。 难点:巧妙地利用纹理的粗细确定粘贴的方向。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媒体设计及意图 | |||
*组织教学。 1.纸张比较(宣纸、卡纸、餐巾纸、瓦楞纸等)。 1)直观对比; 师:请小朋友们上台来,看一看、摸一摸这几种不同的纸,你有什么感觉? 2)感觉、触摸对比(重点感觉瓦楞纸)。 师:瓦楞纸像什么?学生上台触摸瓦楞纸。 2.研究表述。 1)讲述各类纸张对比结果。 师:小朋友们,发现这几种纸有什么区别吗? 学生回答。 2)瓦楞纸的特点及功能;(凹凸不平)(防挤、抗压) 师:瓦楞纸有什么作用呢?小朋友们猜猜看。 3)可以再次加工的方法:撕、剪、贴等。 师:你怎么把它再加工一下呢? 3.欣赏范作。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图的表现方式及形式美感。 大家看,这幅作品是利用了纸纹的走向、色彩的不同制作了一幅美丽的瓶花图。 这幅作品的人脸制作有趣吗?仔细观察,你可以更加夸张他的胡子。 这幅图中的牧猪人和小猪非常可爱,动动脑子,他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大家看出来,这幅做的是什么吗?对了,是一幅乘风破浪图,想一想,哪些部分你可以把它改造得更加立体化。 4.直观示范。 演示制作步骤。 师用瓦楞纸在彩色纸上制作一幅瓶花。 简介制作过程。 5.尝试制作。 试着用撕、剪、贴等方法做一幅简单的画。 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去制作瓦楞纸作品。可以采用拼贴的方法、彩笔绘画相结合的方法。 6. 展示评价。 小朋友们,现在请大家把作品交到讲台上来,我们欣赏一下,哪位小朋友做的最有创意! |
学生边欣赏边自己动手尝试、感受。 学生根据提示,仔细观察。学生:颜色不一样,形状也不一样。瓦楞纸摸上去一层层的,像波浪、像瓦片...... 生:宣纸软软的,很薄;瓦楞纸有厚的有薄的,颜色还很深;卡纸颜色很多;餐巾纸很白,也很软。 生:它可以保护牛奶盒不被挤压...... 生讨论后回答:可以撕掉表面的包装纸,用剪刀剪也行,还可以相互之间粘起来。 学生根据作品采用的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发表各自看法。 生:他先把小猪身体用瓦楞纸剪下来,再把小块的瓦楞纸粘在小猪的身体上,可以做成小猪身上的花纹。牧猪人的身体用横着的、竖着的瓦楞纸拼贴在一起,很形象。 生:可以把帆做成立体的。 学生说说自己的构思,也可挑选合作伙伴进行交流。 可个人制作,也可两人合作。教师巡回辅导,鼓励有创意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
让学生在活动探索中寻找动手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