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新街小学集体备课记载表
教研组 |
艺术 |
组长 |
卞莉月 | ||
时间 |
2012.5 |
地点 |
美术教室 | ||
主持人 |
卞莉月 |
记录人 |
徐蓉 | ||
内容 |
苏教 版小学 美术 第 4册 第 15 课 想想说说写写画画 | ||||
课时 |
1 | ||||
教材分析 |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本课旨在通过用画结合文字的方式来叙述身边感兴趣的事,训练儿童的想象力、绘画表现力、创作和语言概述能力,让学生在“想想、说说、写写、画画”这种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文化的发展与艺术的魅力,训练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
教学目标 |
1.欣赏古今中外的象形文字或用图记事的方式,感受人类的文明与智慧。 2.通过对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绘画形式的了解与欣赏,学会并运用这种方式进行故事画练习,培养想象力与创作表现力。 | ||||
重难点 |
教学重点:尝试各种绘画材料,掌握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绘画方法,体验画故事的乐趣。 教学难点:注意文字与图画的安排及所编故事的情趣性,与同学们分享创作的快乐。 | ||||
教学过程设计 |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媒体设计及意图 | |||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1. 图片展示 —— 针对班级学生,出示一封特别的来信。 2. 师:你们知道这封信是谁寄来的? 师:你们是从哪里发现的呢?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写信形式 —— 画信!它的最大特征就是 —— 师:同学们还是非常聪明的,知道吗,这是我国云南纳西族的文字哦!它是不是很像一幅幅图画?其实,文字与图画本身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没有文字的古代,人们就是用图画来记录事情的。 (云南纳西族文字) 2.“ 读故事 ”—— 赏书本中作品,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的比较好,老师想奖励你们!奖励什么好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喜欢吗? 师:但是,这个故事也要同学们开动脑筋!比一比,看谁读的又快又好! 师:这个故事和以前我们看的故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特别的画故事的方法!有点难,敢不敢接受挑战? 生:敢! 二、欣赏新授,调动自主性 1. 想想说说 2. 写写画画 —— 将故事中的词语用图画进行替换,体验绘画材料特性及一个词语,多种造型的表现方式。 三、自编故事,凸显创造性 鼓励学生尝试自编故事,并用文字与图画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出来。 辅导点:在进行故事叙述时,文字的排列可以生动一点,不一定要按照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排列顺序。可以进行适当的变化,让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四、作品交流,分享愉悦感 1. 作品展示与交流 把画好的故事贴到黑板上,请大家共同欣赏; 可以自告奋勇地上来介绍自己的故事; 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故事; 可以说说你喜欢哪个故事的哪个地方,或有什么不足,可以怎样改进; 如果有看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请小作者解释,或大家讨论改进的方法。 2. 课后探究与拓展 (1) 除了绘画之外,你还可以尝试哪些材料、运用文字与图画的方式进行故事画的创作? (2) 可以去图书馆或者利用网络查找古今中外有关象形文字或古人记事用的图片资料, 与家人、同学、好朋友一起探讨和分享。 |
生:喜羊羊。 生:从文字和图画看出来的。 生(一起):有文字也有图画! 生(一起):喜欢! 生:有图画还有文字,交叉在一起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