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起我的小木鼓》教案
王颖飞
教学内容:
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
2、动:露一手,我的创造
3、听《滚核桃》、《非洲鼓魂》。
教学目标:
1、唱《敲起我的小木鼓》,用“re、do、sol”三个音为歌曲伴唱,知道这三个音对歌曲的重要作用。
2、听赏音乐《滚核桃》,说说演奏者运用哪些击鼓方式来表现“滚核桃”的形象的。发挥想像用击鼓表现出《滚板粟》、《舞龙舟》。
3、听赏《非洲鼓魂》,了解鼓在非洲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它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用三个音为歌曲伴唱,加入了二声部的训练;初步了解非洲音乐,感受多元、融合的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2、难点:发挥想像用击鼓表现出《滚板粟》、《舞龙舟》。
教学准备:
1、钢琴2、磁带、录音机3、电脑4、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
1、复习《敲起我的小木鼓》:
2、跟录音复习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装饰音、前十六音符和后十六分音符的准备把握。
3、变幻演唱形式唱,领唱和齐唱:
4、请一组同学以结束句的四小节为歌曲的前十六小节伴唱,感受“re、do、sol”三个音在歌曲中起的重要作用。
二、听赏《滚核桃》:
1、第一遍听赏音乐《滚核桃》,问:什么乐器演奏的?什么形式?你觉得音乐描写的是什么内容?
2、介绍鼓: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士鼓”,即陶器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到了周代,据《周礼-地官司徒》之载,已专门设置了“鼓人”来管理鼓制、击鼓等事。鼓人所管理的有各种用途的鼓,如寂祠用的雷鼓、灵鼓、乐队中的晋鼓等。其中,专门用于军事的叫“汾(音)鼓”,据《说文》的解释,这是一种长八尺,鼓面四尺,两面蒙革的大鼓。此外,路鼓、晋鼓、等也用于军旅,这些鼓以后发展为各种规格的战鼓,在军事上得到普遍地运用。
3、第二遍听赏音乐,问:你觉得他用了什么方法发出了这种声音?咱们来试一试。
4、视频链接
5、了解鼓的重要作用,它以语言般的节奏,为人们传递着不同的信息。无论在亚洲还是非洲,人民通过变化丰富的节奏,表现出人们的喜怒哀乐。
6、击鼓表现下列主题:滚板粟、舞龙舟
三、听赏《非洲鼓魂》:
1、听赏乐曲《非洲鼓魂》:介绍非洲人非常热爱音乐,歌唱总是与身体的律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也以这种方式来演唱歌曲。
2、学唱哼唱的部分、节奏型的部分。
3、听赏《非洲鼓魂》:看图片
珍贝鼓 说话鼓 ……
4、第二遍听赏,跟着音乐动一动:
a、徒手:节奏准确。
b、发出声音:一组请一位领头人。
四、整理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