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盘子》教学反思
龚绯霖2012.02.14
这一课我以生活中最常见的盘子为基础,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各式各样的陶盘、瓷盘等艺术品,使学生了解到盘子这一生活用品,通过装扮、描绘变成美丽的艺术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在盘子上绘画的技巧,把大自然中的美丽景色和生活中观察到的美通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通过自己的巧手使之变成各种好看的盘子装饰品、艺术品。使学生学会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提高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的一开始,我抛出一个问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美丽的盘子,让学生通过看看想想的方式,了解盘子发展的历史文化和造型纹样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到盘子这一生活用品,通过装饰描绘可以变成美丽珍贵的艺术品,了解到从小小的盘子上可以欣赏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内涵,了解到不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这样既突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也让学生在了解盘子图案的特点中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维。
接下来在教师示范中,通过画盘的中心和画满整个盘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盘子的美中不足,引导学生说出盘子装饰的最佳方法,并用最常见的方法演示盘子的装饰过程,老师画了小学生熟悉的向日葵,让学生在了解盘子图案描绘方法和技巧的同时,加深对大自然的热爱。
示范之后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同龄小朋友的作品,让他们既感到作品的造型美、色彩美,又激发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最后通过练一练,比一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由地创作,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装饰盘子,一只只单一的盘子,在小朋友的手中变成了一幅幅造型奇特,色彩丰富的作品。在作业评价时,采取了多种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先自评自己装饰好的盘子,再引导学生互相评价,通过贴星方法,看哪幅作品得到的星多了,不言而喻星多的作品自然就受到小朋友的肯定,最后通过老师的评价和建议,进一步完善作品。
在这节课里,我感到不足的是没有强调学生创作时的与众不同,学生善于模仿,虽然作业时制作盘子的形式有很多,但是里面的中心图案还不够丰富独特,如果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画中的情感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研室李老师评价这节课给她的感觉是很快乐,教师语言生动,有亲和力,课的环节清晰完整,教师示范过程中能够与学生共同思考,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解决了教学难点。在课堂上能关注到学生,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但其中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学生作业环节中,教师可以把作业要求一条条地抛给他们,这样,作品的多样性可能会更丰富。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课的发展,只有在自我总结,自我反思中日益完善起来。让一股股“活”水注入到艺术这个神圣殿堂中来,让艺术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充实孩子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