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科研管理
关于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论文、科技活动方案征评活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7-09-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叶茹华

关于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

论文、科技活动方案征评活动的通知

 

为加强我区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科技教育工作者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途径,认真总结我区学校科技教育经验,展示学校科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交流、共享科技活动方案资源,促进我区学校科技教育、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决定在全区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论文、科技活动方案征评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区内各中小学及有关学校的校长、科技辅导员、科技教师、科学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信息技术的任课教师及热衷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人士。

二、科技教育论文参考论题

1.关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及体会

2.关于培养学生科技兴趣的研究(包括相关家庭、学校教育及

学生个体品质的研究)

3.如何对学生进行创造训练

4.XX获奖作品是如何诞生的

5.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及体会

6.创建科技特色学校(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基地)的经验、体

7.如何加强学校科技活动教师队伍的建设

8.对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9.其它有关学校科技教育方面的论文

三、论文要求:

1.论文要求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应具有科学性、理论性

和实用性。

2.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0字;引用要注明出处

3.参赛论文必须为未公开发表或未获得区级以上奖励的。

四、撰写科技活动方案的要求

(一)科技活动方案主要包括四部分:

1.背景资料

1)知识背景。与活动相关的基本知识背景,包括基本原理知识、历史沿革、发展前沿、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家的故事等。不一定每一个活动都涵盖所有部分,可以根据具体编写内容需要选取,这一部分的文字量可占篇幅的1/3左右。

2)方法背景。比如观察、实验、探究、设计、组织活动等方法。这一部分是“方案”要注意突出的方面。可与活动方案结合起来写。比如活动中涉及到观察活动,则需要指出如何观察、记录及观察的表现形式等。通过在各项活动中渗透方法指导,以达到提高组织科技活动的目的。

2.国家课程标准对科技教育的目标。

3.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是主体部分,每一个活动应提供三个层次的方案:

1)示范性方案

示范性方案不仅要提供方案的思路,而且应包括具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指导,教师按照这个方案直接开展活动,并可以从中学到开展活动的具体等方法。示范性方案的体例为:

适用对象(年龄段)

活动建议[时间、活动类型(按适用场所划分:课堂教学、兴趣小组、科技馆、夏令营或冬令营、社区活动、家庭及其它,允许多项选择)]

(注意:在设计课堂教学类型时,小学、初中教师可与课改实验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紧密结合,高中可与“研究性学习”结合)

活动目的

活动所需资源

活动内容、过程(含讨论问题的提出、讲座要点)

活动方法指导

评价(活动结果、过程的评价与评价方法的指导)

重要词不达意汇(科学技术专有名词的解释)

2)指导性方案

指导性方案中,只给出活动的思路,但不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法,教师可从中得到方法的指导、思想的启迪,并结合实际需要设计方案,为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提供空间。

3)拓展方案的线索

拓展性方案中只给出线索,不提供思路和活动方案,给教师留有更广阔的创造空间,并使整个方案能形成一个开放的互动的模式,从而成为新的示范性方案,提出新的拓展性线索,形成一个流动的发展的格局。

(二)科技活动方案撰写的原则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有利于促进学校科技教育工作。

2.以培养科学素养为核心,在活动中以知识为载体,以动手做为形式,贯穿对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价值观等素养的综合培养。

3.体现探究性的原则。以少年儿童的亲身体验为主,使他们乐于参与,积极探索,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构建知识、培养技能。

4.体现适用的原则。活动的设计要以少年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为基础,选择适当的内容和形式。

5.体现综合性的原则。要突破科技活动方案的单一性和培养技能为主的模式,实现知识领域的综合性,活动目标、内容和形式的综合性。

凡参加青少年科技教育论文、科技活动方案征评活动的老师均须提供论文、活动方案打印稿一份,同时上交电子文档,每篇论文交参赛费贰拾元, 20071112交于教导处叶茹华。

 

 

 

         教导处

  2007年9月1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