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我区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将以市、区教研室工作要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省、市、区有关“十二五规划”的精神,深入学习外语教育教学理论,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继续扎实小学英语教学的研究与指导,重点探索研究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与策略;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研究氛围,为教师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的方式,激发教师教学研究的参与性与主动性,激活教师的教学灵感与智慧,使教学研究真正成为其教学的自然需求。继续以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和教研组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和学科基地的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1、教师要加强学科专业和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课程实施水平。在教学中,找寻与确立自己的研究专题,通过专家引领,同行交流,实践反思等形式,提高其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能力。
2、教研组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常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建议(常规)》,结合各校的实际,提出改进建议,建立一套能更好促进学科发展的教学常规,为深度推进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认真学习总结课改经验,及时梳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搭建平台,促进教师发展
1、认真负责地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对他们进行跟踪听课及指导,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探索、研讨交流、总结反思四个环节,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教学常规,提高分析教材、理解教材、驾驭教材及组织教学的能力。
2、教师的专业培训要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如聘请外教定期举行英语沙龙等;师徒结对,要丰富其内涵,使新老教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充分发挥区学科中心组和“五级梯队”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通过示范课、沙龙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让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得以辐射,以点带面,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4、立足课堂,继续以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型研究为抓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研讨和观摩活动,由各校、教学协作片申报全区性公开教学研讨活动。活动要精心组织,认真准备,教学研讨要深入,氛围浓郁。鼓励、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评比活动,以此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专业素养。
5、在精心落实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各校要开展有特色的英语教学活动,为有特色和有成效的教学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促使英语教师能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拓宽教学途径。
6、根据省教研室、市教研室等有关规定,组织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等活动,遵循参与性、过程性、导向性、公平性、公正性原则,打造一支基本功扎实、学科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
(三)加强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课题研究,在精心组织各种形式的课题交流等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课题介绍、学生成果展示等方式交流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效和问题,集思广益,使课题研究能不断完善,更具实效,也起到互相借鉴、资源共享的作用,并指导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充分运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
2、加强小学英语考试的研究,促进考试内容的改革,使试题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符合素质教学的要求。同时,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评价方式的研究,教师应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激励;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同时有校长、同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改进教学的信息,引导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以“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为指导,研究探讨促进教研组建设的具体策略。关注学校英语教研组的工作,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倡导教研组成员合作互助,养成良好的研究氛围,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坚持教师自我反思,主动发展;组织开展学校教研组结对活动,使教研组的工作经验得到及时的交流和借鉴,促进教研质量和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5、加强各类“课”的研究。使教师关注常态课,研究各种常态课的模式,努力上好每一节常态课。促进优秀教师打造“精品课”。在打磨“精品课”的过程中进一步研究、总结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教师创造更多的专业成长机会,也让更多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区小学英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暨学科中心组成员会议。
三月份:
1、区小学英语三年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2、常州市三、四年级教学研讨活动。
四月份:
1、学校英语教学特色展示;
2、常州市毕业班复习研讨;
3、常州市课题现场研讨会。
五月份:
1、区级及区级以上课题研讨活动;
2、常州市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
六月份:
毕业班英语口语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