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程心得体会
——艺科教研组专题沙龙
卞莉月
活动前我让我组成员先将新旧课程进行对比,把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做下记号,然后在专题沙龙时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们的积极准备下,我感受到了我们教研组成员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热情与专注。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从2011版新课程中学习到了很多。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实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术科教师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发挥重要作用。
2011版新课程相对于以前的课程标准有了一些变化,他更加明确了课程的性质与价值,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描述的更为详细。
一、音乐学科
1、课程设计思路以前的课程标准只是简单的进行分类,2011版阐述了这样分的理由,而且分的更细。
2、课程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有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乐创作和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变为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和音乐历史与相关文化知识。
3、课程内容中更加明确了小学阶段对强弱、长短不同的声音和对节拍的要求。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
二、美术学科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1.内容标准:在旧课标中对于让学生认识了解哪些美术语言阐述的稍显笼统,新课标中进行的具体的阐述:“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这一改动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用哪几种造型元素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习活动建议:第一,在旧版课标中给出的学习建议比较多而不具体(如:围绕一定的主题,描绘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按自己的想法反映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等等)这些在新版课标中都进行了删减。第二,旧版课标中“进行初步的写生练习(包括人物头像和全身、玩具等),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大体特征。”“用各种易于加工的雕刻、塑造材料,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对于这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偏难,故在新课标中改为“用描绘、剪刻和印制等方法,进行简易版画创作。”第三,新版的课标在学习活动中更加的注重学生的趣味性。旨在培养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在教学中着重关注“趣”。
3.评价要点:旧版课标在评价中多为含糊用语,如:是否、能否等。新课标在评价中给出了具体的标准,如:运用3种以上的方法,创作表达一定意图的立体作品。
三、科学学科
1、内容标准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2、课程性质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地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如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将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呈现在课程内容中。
总之,通过学习,对新课标中的相关规定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渗透新理念,为培养振兴中华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