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剑湖小学各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
1.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2.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通过该学习领域,可以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人格臻于完善。
3.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它强调学生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习,强调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通过该领域使学生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这既包括发展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还包括发展学生对浩如烟海的信息的反思和辨别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信息伦理。
以上几个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除上述指定领域以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相结合,也可以单独开设,但课程目标的指向是一致的。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根据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纲要以及本校的实际情况,3-6年级各个班立足本班的学情等,积极选题,纷纷组织开展各班级的长线活动:
班 级 |
长 线 活 动 |
三 ( 1 ) |
环保小卫士 |
三 ( 2 ) |
环保小卫士 |
三 ( 3 ) |
环保小卫士 |
四( 1 ) |
研究身边的水环境 |
四( 2 ) |
研究身边的水环境 |
四( 3 ) |
研究身边的水环境 |
五( 1 ) |
过新年 |
五( 2 ) |
过新年 |
五( 3 ) |
过新年 |
六( 1 ) |
个人介绍 |
六( 2 ) |
个人介绍 |
六( 3 ) |
个人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