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常规调研情况简报
上周五(3月28日),教导处组织部分教师对六年级进行了常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 随堂听课。
1、几位老师展示了实实在在的常态课。虽没有花哨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但却展示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有组织学生开展的有效的训练;
2、课前准备充分,能注意用多种形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导入新内容,吸引学生,注重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
3、教学设计清晰,有条理,有梯度,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学习过程,体现了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4、建议:要更充分地相信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可以使学生获得较高水平的锻炼、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渠道。教师要善于捕捉在课堂上即时生成而非预设的资源。如学生的回答,小组的汇报,做的练习等,进行灵活处理,有效评价,适当拓展,合理延伸,体现课堂教学的互动。
二、 教学常规。
1、反思的撰写。
六年级任课教师的反思平均每人有8次,最多的老师已有12次。内容详尽,立足教材实际,紧扣教材重难点,抓住自己课堂的一个环节,细节,深入分析和思考教学设计的利弊,制定解决的措施。应该说每位老师都写得很认真。
建议:我们老师可以在每次学校或上级各部门组织的活动、比赛,或是培训、理论学习、教学实录观摩之后,也及时写好反思,上传至校园网。如,我们上两周举行了校级的语文和数学评优课,参赛的老师就可以及时把教案和教学反思上传,听课老师也可以把自己的活动感受写下来,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或是商榷之处,都可以是反思的内容。一来是通过校园网这个窗口展示我们学校校本教研的成果,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这些活动对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因为活动再多,再新颖,如果没有教师与自己教学实践相结合后的深入思考和琢磨,也就是教师的内化过程,那么活动的意义将大打折扣,而且有些想法和体会一闪而过,必须及时记录。所以鼓励老师们多写活动反思。
2、业务学习。
六年级老师的业务学习非常认真,虽然教学任务重,但却不放松。业务笔记除了摘抄的内容,还有自己的体会、感想,彰显教师的独特个性。
3、作业批改。
作业批改及时、规范、细致,日记、作文点评具体,具有较强的指导性。班队手册记载齐全。平时观察和家访记载都很详细。
让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为着自我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把教学常规工作做得更好更实!
武进区新街小学教导处
200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