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各民族朋友(第二课时)
课型 :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文化,更多地接触人类文化传承。
•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观察我国不同民族的特征。
•学习用各种方法去表现。
重点难点:
对各民族人物相貌特征、服饰装扮、风俗习惯的把握。并通过自己的概括加以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种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表现不同民族人物的作品。
•学生准备:收集各类有关各民族人物的图片、影视、文字的资料,各类可用于表现的材料(涂色工具、黏土、色纸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教师课前从网上下载56个民族人物的合影照片,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2、教师引导语:我们的祖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猜猜人数前五位的民族是那些?每个民族都有着各自的民族文化,他们的装扮都很特别,服饰都特别美丽。
二、欣赏探索
1、看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认识吗?(小燕子还珠格格图片)
引导学生认识满族的人物形象。
2、在《还珠格格》中的香妃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的,你知道吗?
引导学生认识回族的人物形象。
3、再看一位著名的歌手,你认识吗?她就是《爱我中华》的演唱者苗族歌手宋祖英,
引导学生认识苗族人物形象。
4、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班土家族同学“向龙”的家乡的情况,
引导学生认识土家族的着装特点,民间手工艺和民族舞蹈。
(播放多媒体演示素材让学生欣赏各民族人物的形象。)
5、以小组为单位,欣赏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介绍我了解的民族
着重介绍其三大特征:
相貌特征
服装打扮
风俗习惯
三、赏析讨论
这些精美的服饰不知吸引了多少画家深情的画笔。 观看不同的表现各种族人物的美术作品。
欣赏画家及学生作品
四、创作表现
1、分析各类作品的表现方法,讨论自己想用什么方法去表现。
2、教师示范,并强调注意点:
抓住特征
概括特征
夸张特征(注重细节)
教师示范作画过程:
(1).画出人物简单的躯干。
(2).在身上画出一种少数民族服装。
(3).添加漂亮的图案。
3、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
五、展示评价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为作品附以简单的文字说明,如对所画的人物种族及习俗的介绍等
2、互相观摩作品,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新街小学 濮晓华
2008.2.19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要求学生认识、了解和表现少数民族服饰特点,针对学生对其不大熟悉的情况,开头学生熟悉的影视人物导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再进行视觉欣赏。这样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就更全面了,歌曲《爱我中华》作为这一课的主旋律和背景音乐贯穿整节课,美术与音乐的有效整合,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开启了学生各种感知通道,学生了解到我国少数民族及服饰特点,培养了学生对祖国各民族的热爱之情。
人文的贯穿固然很好,然时间的局限,学生认知的水平,都影响了该课的教学,还是要多给孩子画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