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第二课时教案
执教:高琴 时间:2008、2、21
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笔、画、黑、问、什”等。
2、正确朗读韵文,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下面的词语。
小舟、竹子、石头、泉水、河川、燕子
二、学习儿歌
1.读正确,读通顺。
(1)学生轻声读儿歌。注意看准音节
(2)反馈检查。读准生字“画、蜡、蓝、燕、笔、黑”
(3)自由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4)反馈检查。
2、提问。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三、讲读韵文。
学习第一句。
1、让学生拿出“绿、蓝、青、黑”四种蜡笔,帮助学生辨别这四种颜色。出示笔的毛笔,教“笔”;出示一幅画,教“画”,并作画画的动作,进一步理解字义;看黑颜色,教“黑”。提示用“------有-----有-----有------”的句式回答。
2、看图讨论:为什么分别用绿蜡笔、蓝蜡笔、青蜡笔、黑蜡笔画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呢? 提示用“-------可以画----可以画------”的句式回答。
3、发儿歌插图的黑白稿,让学生涂色。再读一读第一句,加深理解。
学习第二、三句。
1、“祖国”这个词,我们上学期已学过了,淮来告诉老师“祖国”指什么?
2、小朋友画的“竹子、河川、石头、小燕”就是我们祖国的“河山”。你还知道哪些是祖国的“河山”吗? “绿绿的竹子、蓝蓝的河川、青青的石头、黑黑的小燕”,多美呀。所以说是——好河山。
3、“要问我们画什么?”我们画的是什么呢?(祖国好河山)
4、指导朗读。我们祖国的河山是非常美丽的,小朋友们画得也非常美丽。你能读出来吗?
四、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
2、教学新偏旁四点底、竹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描红书中生字。
4、说说怎样记住“画、蜡、蓝、黑”这4个生字。
5、用“画、蓝、黑”扩词。
6、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画、河、笔。
点评:
优点:1、能正确定位教学内容。
2、能合理设计教学过程。
3、课堂教学过程自然朴实,是一堂常态的课。
建议:1、加强类课文的研究。
2、当学生有疑难时,要及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识字3》教学反思
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反复研读教学参考书,上网查寻了大量的资料,事先进行预设,上完课后,学生和我的感觉都不错。听完张老师的点评后,感觉自己处理教学细节问题还不够好,如一个学生说“泉”是小船的意思,我应该想办法,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结合“泉”这个象形字的特点为学生纠错。此外,识字课教学最大的功用:在于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类课文的定位、研究,提高自己钻研教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