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发布时间:2017-01-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龚绯霖

前言:

随着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除了教会学生基本技能外,还应该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新课标提出:“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因此,欣赏课要让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本文根据小学美术欣赏课的特点展开探讨,提出几点有利于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的方法。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课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品性修养。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具体方法

1、感受自然美,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所要达成的目标中有一点这样说明:了解美术作品的题材、主题、形式、风格与流派,知道重要的美术家和美术作品,美术与生活、文化的关系,初步形成审美判断能力。而这些,也是学生在学习美术时应该提升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方式。

在教学《对比的艺术》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在作品欣赏过程中慢慢了解大自然及中外美术作品中的对比元素,然后探索出对比手法在画面中的运用,感受对比手法给画面带来的美感与特色,最后学生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手法创作一幅有对比意味的作品。这样,学生从一开始的对比的特征、表现手法这些知识的逐渐延伸,再通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四年级的学生自信、大胆,热爱画画,学习美术十分认真。学生对美术的感情越深厚,投入在美术上的精力就会越多,就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学好美术。[1]一节课上,有的学生能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有的学生画出了自己心中的优秀作品,有的还从优秀大师作品中汲取灵感,画出了自己对于作品中对比手法的感受。在这些作品里,体现了一种发现生活的美、体味生活的美。这也体现了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最直接的方式。

2、创设课堂美,逐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让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使他们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作品的人文性。因此,课堂中创设美的情境很重要,在平时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在教学《美丽的园林》这课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到园林里去写生,所以在课的导入部分,我就创设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走曲径”“游园林”“赏美景”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走一走模拟的“曲径”,游一游“苏州园林”,赏一赏镜头下的园林美景,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我还会适时提一些问题,如:“你以前走过这样的路吗?”“知道我们游览的这座园林的名字吗?”......我逐步引导学生对苏州园林的造园特点有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深化到中国古典园林所蕴含的人文性:它虽然是人工建造出来的,但是身处其中,却感觉是自然天成的,通过山石、亭台楼阁、花木等的搭配,产生移步换景、充满诗情画意的效果。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素雅、宁静,表现出了中国园林的美学原理和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样的园林有山有水,可看、可游、可居,是个风景如画的大花园。一节课上,我们欣赏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中国古典园林,学生了解了多元化的园林风格,还能自主小结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达到了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3、探索延伸美,不断充实学生求知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内涵

民间艺术正面临社会和自然变迁而带来的“淘汰”的风险,而我们是文化的传递者,把民间优秀的艺术与我们美术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是重要而有意义的责任。《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到: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合理运用民间艺术,既可以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还可以增强历史责任感。在有限的课堂环境下,我们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课后,学生可以有无限空间去拓展、探索,并且不知不觉中学生能感受到人文内涵的新理念。就如《小泥人》这课,课上我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开始,通过玩一玩、做一做、动一动、摆一摆、看一看、学一学、评一评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从对泥人历史的不了解到让学生爱上“惠山泥人”这样一门散发泥土气息的的民间艺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时期的泥人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最后,我设置了拓展环节,让学生课后去自主探究关于世界各地、古今中外的泥人,看看这些泥人和无锡的惠山泥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懂得传承和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文内涵。

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大潮的推进学美术欣赏课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学生“审美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培养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原则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可能把学生的创造潜力挖掘出来逐步实现整体美术教学水平中人文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红梅, 浅谈美术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才智,2015,12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宋剑湖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清涟街  联系邮箱: jyfkg@163.com  联系电话:1396121743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